证监会为何要对误导投资者信息开罚单?

5月31日下午,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通报了一起特殊案件的处罚结果。上海证券通北京分公司号称其产品“天天涨停板、保底收益60%”,严重误导投资者,证监会决定对这家公司给予行政处罚!

从北京证监局网站上获悉,上海证券通北京分公司在开展业务中,多次大量发送“只寻60%保底收益”“一天一个板不是吹出来的”等内容高度相似、模式高度统一的营销话术,误导市场投资者,问题突出。并且在监管部门到公司现场检查前,突击删除30部手机中的业务资料,占抽查手机数量比例高达56%。

闻听监管部门对虚假误导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严惩的消息,广大股民拍手叫好,表示只有加大对作案者的惩戒力度,才能对市场起到净化的作用。不过,也有资深股民表示,即使这次北京证监局开出罚单,最高上限也只有60万,这对于违规者来说是“九牛一毛”,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仍将重操旧业,欺骗和误导投资者。

而更多的声音表示,有一年某权威媒体发布了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结果好些年没看到4000点,更要命的是2018年还差点跌破2000点,这算不算是误导投资者,希望证监会严格执法追查到底。而我们认为,股评市场是股市混乱的一大毒瘤,那些披着合法外衣、挂着专家名号,实则乃是名为利之人,明目张胆的挂出免费教学,有偿荐股等,去欺骗不明真相的股民。

从这次证监会对于误导投资者信息开出罚单,可以看出监管层想要清理股市环境的决心。不过,如果仅是对误导投资者的机构开出罚单或者惩处恐怕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监管部门应该做好以下三件事情,这样对投资者的虚假误导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股民的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首先,查处虚假误导投资者行为的进程应该加快。很多违法事件,比如长生生物、信威通信等,从事件发生到监管部门给出司法裁定,以及退市,期间周期长达一年以上,甚至还有部分机构做了损害投资者的事情,三年都没有得出定论。显然,违法处置进度太慢,使投资者备受煎熬。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对虚假误导投资者机构的处置进度,让股民的权益及早得到保护。

再者,违法处罚的力度有待加强。之前此类违法处罚力度是最高上限是60万,而对于忽悠投资者行为所获取的报酬却是百万千万,希望监管部门能够提高虚假误导投资者行为的打击力度,只有对违法的机构或个人进行重罚,才能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如果仅是不痛不痒的罚个几十万,这对于此类机构或个人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过段时间还会再次出山来坑害股民。

最后,对于虚假误导投资者,并给股民造成巨大损失的,我们觉得罚款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如何对其财产进行保全,只有冻结该类公司或个人的非法所得,对投资者的损失进行赔偿,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