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南京法院严惩一名特务,他却抗议说:陈赓可以为我证明贡献
相关推荐
-
中统特工鲍君甫遭逮捕,法庭上放声高呼:请陈赓出庭为我作证
前言 解放初期的南京城内,城西随园还是一片清静之地,随园后的小巷成为别墅区和破茅舍的分割线,在巷子口有一个茶水摊,摊主是一个60岁上下的老人,人们都称他为鲍老先生,由于他说话略带广东口音,也有人叫他& ...
-
中统与军统的演变历程
谍战片看多了,常分不清中统.军统,今天这里梳理一下二者的发展演变历程 中统: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个机构,以对付共产党和负责搜集各省市的报刊杂志内容和言论.1938年8月成立. 1928年初,国民党在 ...
-
国民党时期的中统和军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统的雏形 1927年,蒋介石为打击中共和国内其他政治力量以及国民党内部其他派系的目的,开始着手建立特务组织,为了掩人耳目,老蒋将特务组织转到了党务调查科的名下. 在陈果夫建议下,蒋介石的机要秘书陈立 ...
-
前中统特工鲍君甫被判死刑,他申辩道:周总理和陈赓知道我的功劳
前中统特工鲍君甫被判死刑,他申辩道:周总理和陈赓知道我的功劳
-
国民党特务体系的确立 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
国民党特务体系由两大系统组成,一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 ...
-
1951年中统特务杨登瀛被捕,陈赓却为何下令:他是功臣,快释放?
南京解放后,政府发布了一项规定,即曾经在国民党政府任职过的人员全部要到公安机关进行登记:但最后期限已过,原曾中统得力干将.南京反省院副院长的杨登瀛却迟迟没有去登记,最后被公安局逮捕.按理来说,以杨登瀛 ...
-
民国时期的军统,中统到底哪方权力更大?他们又各自负责什么
中统全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全民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军统是中华民国的情报机关而中统则是当时全国的特务组织.总体来说它们属于民国的两大特务组织,中统的创始人是陈果夫. ...
-
他潜伏中统送出大量情报,建国后身份受怀疑,临终前:我不是叛徒
1951年,"镇反"运动进入高潮,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要求所有曾在国民党党.政.军.警.宪.特机关任职的人员到公安机关登记,截止日期前没有登记的人员将会被逮捕,并反复宣传&qu ...
-
69年大特务杨登瀛,临终前再三强调:我不是特务,周总理是知道的【一点资讯】
前言 在1975年年底,周恩来进入弥留之际时,他曾让人将罗青长叫到了自己身边. 罗青长伏在周恩来的病床前,将耳朵紧紧贴着周恩来的嘴巴,静静地听着,不停的点头,眼泪也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 期间 ...
-
沈醉回忆:第一次'锄奸',足足犹豫了三天,也曾想过一走了之
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我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为了适应国内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临时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作为由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了情报机关,军统在抗战期间秘密处决了许多变节 ...
-
1951年,国民党一高官被逮捕,庭审时:我是共产党,陈赓可以作证
内战时期,国民党特务横行,我党大量仁人志士被特务迫害. 正是这种局势下,我党情报工作变得尤其重要. 涌现出一大批中共地下党,他们不计得失,隐姓埋名,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他们中一部 ...
-
叛徒戴冰石,拿小姨子当诱饵出卖地下联络站,至死不知何时暴露
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机关从武汉迁回了上海,考虑到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有人认为共产党"不懂得情报"工作,吃了很大的亏. 因此在周恩来领导军事部后 ...
-
1951年南京一名特务被捕,判决前请求陈赓给他作证,为什么?
在人们的印象中,国民党特务都是一些心思阴险的人.他们无恶不作,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 但是有这样一个特务,在被抓之后,他却说自己曾经为党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并请求陈赓将军为他做证明. 那么这个特务是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