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3

③苏子【qiǎo】,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西望夏口,望武昌,山川相【liáo】,郁苍苍,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译】我容色改变,整好衣襟端坐,问客人说:(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从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地方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苏子愀然: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危,正、端正。危坐,端坐。
此非曹孟德之诗:句末语气词。
苍苍:乎,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即“郁郁苍苍”,也就是“一片苍翠”的意思。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者,……的地方。乎,句末语气词。
通假字:山川相(同“缭”,盘绕、围绕)
词类活用:西望夏口,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何为:为什么)
被动句+状语后置句: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于:被)
                                           
荆州,江陵,顺流而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旗蔽空,【shī】临江,横【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鱼虾而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páo】相属【zhǔ】。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悲风。”
【译】当他攻破荆州,攻下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船只(延绵)千里,旌旗遮蔽天空,(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就是当世的枭雄,而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何况我与您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舟,举起酒杯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寄生在天地中,渺小得就像沧海中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我想)偕同仙人遨游,怀抱着明月,(想与它)长久存在。(但我)知道(这些念想)不可能轻易得到,(只能)寄托箫声给秋风。
荆州:方,当。
舳舻千里: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连的船只。
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赋诗:槊,长矛。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渔樵,捕鱼砍柴。
一叶之扁舟:一叶,形容船小。
匏樽相属:匏,葫芦。匏樽,葫芦做的酒器。属,劝请、邀。相属,相互劝请,即“相互敬酒”。
蜉蝣于天地: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渺沧海之一粟:一粟,一粒米。
哀吾生之须臾: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飞仙以遨游:挟,持、带,这里意为偕同。
抱明月而长终:长终,长久存在。
知不可乎骤得: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骤,一下子,很轻易地。骤得,轻易得到。
遗响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词类活用:
方其荆州(形容词作动词,攻破)
江陵(名词作动词,攻下、攻占)
顺流而也(名词作动词,东下)
鱼虾而麋鹿(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判断句:固一世之雄
宾语前置句:而今安在哉(安在:在什么地方)
状语后置句: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于:在)
                                           
【分析】通过一问一答,表现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开篇提问——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紧跟着客人作答。
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接着,追述了曹操攻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辉煌往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但是,现在呢?——“而今安在哉?
连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因而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客的回答,其实表现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人生苦短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
(0)

相关推荐

  • 2016.10.1

    Diary 今天感觉好凉呀,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大家国庆节的第一天都还过得开心吗,这大概是我第一个没有出去浪的国庆节,还是打算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不过希望你们都玩儿的开心,有机会是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的,好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师说》4(完结篇)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师说》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师说》2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唉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师说》1

    [题解]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韩愈,字退之,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quo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登泰山记》4(完结篇)

    ④亭西有岱祠[cí],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译]日观亭西面有岱祠(东岳大帝庙),又有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登泰山记》3

    ③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chū 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登泰山记》2

    [补充第一小节分析] [分析]第一段点出了泰山的地理环境: 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十分壮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横亘在阳谷与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4(完结篇)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2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