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贴笔记(吉州窑X63--梅花朵朵)

(0)

相关推荐

  • 古人为何爱佩玉

    中国古人对玉可谓是偏爱有加,从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开始仿照鸟.鱼.人等形状来制作玉佩饰了. 到了商周时期,玉佩饰开始大量出现,大部分为扁平片状器.西周晚期到战国是玉器发展的黄金期,当时流行多种玉件联成的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64--梅花朵朵)

    梅花盏一般碗型中等,小口深腹,盏内唇口一圈凸起,便于斗茶时,倒水作吃水线的用处,盏内心因修足而凸起,直径约3厘米上下,口径一般在11.7-13厘米:还有一种斗笠盏,口径相对较大,在14厘米左右,盏内心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65--梅花朵朵)

    长久盘玩吉州老盏,就会发现:吉州盏釉酥松,如同粉刷在水泥墙壁的白石灰,有松软剥离的趋势.而仿品釉面如同汽车的烤漆,紧紧贴于胎上.这是因为老盏胎质粗细不均,蘸釉工艺,釉熔融性好,但长久的热胀冷缩,收缩比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66--梅花朵朵)

    吉州黑釉非常特别,如果你看惯了,你会一眼分出真假.因为它的黑釉不是真正的纯黑,釉薄处偏红闪褐,釉厚处有点点红色,这可能与胎中含有二氧化钛(其呈现金红石微晶粒)等特殊成分有关,也与釉料成分有关,所以纯黑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67--梅花朵朵)

    吉州窑的胎质有灰白.粉白.黄白.缸红.青灰等色.其中灰白胎色犹如白粗布的质感,敲击有"梆.梆.梆"的声音,没有回音.由于瓷土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生产场地就在赣江边的沙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68--梅花朵朵)

    土腥味:老瓷器都来自墓葬或窖藏(少),由于尸体.棺木.衣服等有机物的腐烂,以及长期的潮湿及水的侵蚀,地下独特的小环境,会对瓷器有一股特殊的味道.这个味道会随瓷器出土时间久而逐渐变淡,但当用水浸泡一下,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01--木叶碗)

    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境内,北距吉安市约8公里.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l200多年的烧造历史. 吉州窑遗址现有废窑24处,即窑岭.茅庵岭.牛牯岭.后背岭.窑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02--木叶碗)

    圈足:吉州茶盞的足圈非常不明显, 几乎与盞壁相平行, 修坯时沿平底的边缘切去一圈,形成一个浅的圈足.外足圈內收,如果把它扣放在桌面上用手抓住足圈很难將它提起.这是因为吉州窑坯体强度不大,不能手捏圈足浸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03--木叶碗)

    浸釉是将坯体浸入釉浆中,使之附着一层均匀釉的方法.釉层厚度由浸入釉浆中的时间长短和釉浆的浓度决定.古代徒手操作,往往要浸两道釉,第一道釉的釉层看上去很薄,通常称为护胎釉,对于大多数器物来说,内外釉多同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04--木叶碗)

    出水的吉州窑瓷片与出土的吉州窑瓷器(墓出)釉面有很大的区别,出水的瓷片,一般烧制温度高,釉面崭亮如新,迎光有起胶的感觉.而墓葬瓷器一般因为土沁.酸咬(南方土壤酸性),釉面灰蒙.色滞,如果湿水,釉光漆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