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梁 | 学车随想

(0)

相关推荐

  • 梁玉兰:诗的随想

    诗的随想 河南 驻马店 梁玉兰 一些抽象的符号 经无数次高超或低劣的 排列组合 于是 就有了或美或丑的模样 或浓或淡的味道 它是铠甲 成就了千秋功名 它是软勒 唱响了绝望的挽歌   它是媚俗的脂膏 它 ...

  • 【广东】林鸿瑞《学车记》指导老师:肖志琳

    学车记 东华小学三年级 林鸿瑞 "嘣"一声,这一次我和自行车与绿化带的一棵树撞个满怀.平时看起来那么柔软可爱的绿化草,现在却像针一样刺痛着我古铜色的皮肤.我赶紧从草地爬起来又气馁地 ...

  • 学车记

    学车记 我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看书.画画.唱歌.练字--,记忆中令我最难忘的是有次学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自行车还可以当交通工具,那时我还不会骑自行车,便要求妈妈教我学骑自行车,心想以 ...

  • 2021年春季刊(总13期)《奉天:散文天地》 作 者:孙君兰 新年随想

    文/  孙君兰 (甘肃)   新年随想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是2021年了.电视里的新年晚会上又唱起了常回家看看,心里不禁感触万千. 想到自已从小就远离父母来到外婆家生活,风风雨雨几十年 ...

  • 【散文】孙喆||​自行车随想

    自行车随想 每天上班一出家门,便能看到对面车棚里胡乱摆放的自行车,每辆车虽然都被锁着,车身却布满了灰尘,显然这些尚能使用的自行车早就被主人抛弃了.时代的变迁让曾经许多珍贵的东西变得一钱不值,物质是这样 ...

  • 梁德新║自行车

    载客的双杠自行车(照片来自网络) 自行车,梅县人称"单车".它是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 1980年之前的梅县城乡,家里有自行车的人不多.那时女入出嫁要求男家要有"三转一响& ...

  • 唐亚:我的学车经历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1925] 我的学车经历 作者 |唐亚 原创 | 乡土赊旗( ...

  • 淡然一壶间(躬耕)(孙君梁)

    2021-05-24 19:32孙君梁 孙君梁 人生一路匆忙,总是风雨兼程,这匆忙之中能静静地坐下来喝一杯香茗成了一种奢望,这风雨兼程也多是为稻粱谋,自知俗气,对于茶的高雅常常望而却步. 所以,我总在 ...

  • 孙君梁 | 百花洲里寻《花洲》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百花洲里寻<花洲> 文|孙君梁 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尽管距离邓州市的花洲书院也不过几十公里的路程,开上车也就不过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可要走进去游览一番却不 ...

  • 孙君梁 | 青春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青春 文|孙君梁 从无知的孩童到懵懂的少年,青春的脚步已悄悄走来.我们在无声的春雨夜悄无声息的成长,却丝毫没有听到青春到来的脚步声. 我们只看到柳树在春天里发出嫩嫩的鹅 ...

  • 孙君梁 | 奶奶和她的草屋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照片说明:慈祥的奶奶] 奶奶和她的草屋 文||孙君梁 昨天下了一场大雪,望着白茫茫的一片,忽然想到了故乡遥远的过去,想起了奶奶和奶奶草屋屋檐下那长长的冰凌. 奶奶说过她 ...

  • 孙君梁 | 饺子的味道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饺子的味道 文|孙君梁 说到吃似乎有点俗了,但在世俗的世界里,吃也是人类的第一要务,民以食为天,这是永远没法改变的道理和铁律. 前不久和农村老家的人在一起吃饺子,才听到了 ...

  • 孙君梁 | 牛眼鹅眼看美文 ——李治国作品研讨会发言稿

    牛眼鹅眼看美文 --李治国作品研讨会发言稿 文|孙君梁 今天我有幸能参加这个作品研讨会以及能加入邓州花洲文学团队,首先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扬娴娉老师,前几年我在网上看到了杨老师写的关于邓州作协张天敏主 ...

  • 孙君梁 | 《认识了你》

    组诗<认识了你> 文|孙君梁 (一) <相遇> 当重门深锁的心 -----被扣开 那如涌的歌喉 跳过遥远的相望 那歌声 是我热情的问候 相识昨天 犹如一千年 这场美丽的际遇 如 ...

  • 孙君梁 | 灯台·童谣·瞎话儿

    灯台·童谣·瞎话儿 文|孙君梁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叫奶奶,奶奶木有来,猫儿跑哩快,吓得咕噜滚下来!"小时候的童谣,直到现在还在幼儿中间说唱,只是版本有些变化 ...

  • 孙君梁 | 桂花枝头月朦胧

    桂花枝头月朦胧 文|孙君梁 城市的洒水车,在这一天中是最后一次淋湿路面了.摇曳的灯光里,人们像一个个缩小的黑点,匆匆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窗前,我等待着那月,那怕如钩如线,不奢求满满一轮明月. 可恨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