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你到底会有多大影响?

今日运势/缘分合盘/专业星盘/骰子塔罗/专属报告

都在我这里

本文作者 | 高培君

在谈对你的影响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

是指生活于父母的家庭,儿女还未组成新生家庭,这样的家庭便是原生家庭。简单来说包括爸爸、妈妈、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亲生)。它是每个人出生来到世界的第一个小社会,会形成你日后三观,你的性格,为人处世的原则。

如果一个人爱的能量在这里阻滞,那么以后他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的第一句话,“所有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几乎每个人的不幸都可以从小时候去寻找,心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绝对阈值,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不会有完全一样的结果,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先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个性之中又存在着很多共性。究竟哪些共性是好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呢?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

要求性指的是家长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

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和蔼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接受+控制

儿童期

心情愉悦,幸福感;高自尊和高自我控制

青少年期

高自尊,高社会和道德成熟性;高学术和学业成就

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孩子的帮助。父母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的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

这类人长大后就是典型的稳定人士,工作、生活、家庭总是能找到平衡点,心理状态稳定,遇事沉着冷静,能在困境中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也许他们不会有什么大风大浪平平淡淡,但却是“别人家的好老公”。

拒绝+控制

儿童期

焦虑,退缩,不幸福感;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
青少年期

与权威型相比,自我调整和适应较差;但与放纵型和忽视型相比,常有更好的在校表现

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这一类也属于高控制型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方面与权威型父母有显著的差异。这类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很少考虑孩子自身的要求与意愿。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成年后,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易产生敌对反应,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容易无主见失去自我,得过且过,偏向“佛系”,似乎生命中没有什么一定要得到和追寻的目标。

这类人是胸无大志的典型,可能由于父母安排周详,生活没有太大磨难,没有斗志也没有竞争进取意愿,但反社会行为也较少。

接受+容许

儿童期

冲动,不服从,叛逆;苛求且依赖成人;缺乏毅力

青少年期

自我控制差,在校表现不良与权威型或放纵型相比,更易产生不良行为

这类父母和权威型父母一样对儿童抱以积极肯定的情感,但缺乏控制。父母放任儿童自己做决定,即使他们还不具有这种能力,例如,任由孩子自己安排饮食起居,纵容他们玩游戏、看电视。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孩子。

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大多很不成熟,他们随意发挥自己,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且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不足,胡搅蛮缠,最后导致反社会行为。

这类孩子的父母与其说是对孩子无比信任,不如说自己是“懒癌末期”,他们几乎对自己就是没什么要求的,认为散养的孩子也能长大,也会认为那些专注培养孩子的家长就是闲钱太多,可能源于自身的条件匮乏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

拒绝+容许

儿童期

在依赖、认知、游戏、情绪和社会技巧方面存在缺陷;攻击性行为
青少年期

自我控制差;学校表现不良

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会对孩子流露出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它会使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这类人长大后最典型的障碍就是情感阻滞,情感系统的自我封闭。由于性别差异,男生会偏向滥情,出“渣男”较多,女生则会对异性漠然,害怕与异性发生亲密关系。这些人往往很难真心投入恋爱状态,他们需要的爱是对方对自己的重视,爱上了别人对自己在乎的感觉,以弥补儿时缺憾。可当真正走入婚姻却要很晚,甚至不婚。也许他们看上去游戏人间不懂感情,可是别忘了他们从小就没享受过什么是爱什么是被爱,无论男女他们的核心观念甚至会认为自己根本不配拥有幸福,这才是致命的。

你的原生家庭,属于哪种教养方式?对你的影响又是什么呢?留言告诉测测吧~

作者 | 高培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师,汶川地震志愿者。08年开启职业生涯,10年临床经验,个案团体经验丰富,擅长情感类咨询,潜意识,个人成长领域。

每晚于测测星座直播解答心理相关问题。

 end

DEC.20

CECE

你认为“原生家庭”

今日互动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