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史:拒纳维州,唐朝错失扩大版图的时机
相关推荐
-
吐蕃第四十代赞普赤德松赞史略
吐蕃赞普系列传记之四十 吐蕃第四十代赞普赤德松赞史略 黑错·达布老(རྟམ་ལོ།) 一.赤德松赞赞普简述 赤德松赞(ཁྲི་ལྡེ་སྲོང་བཙན།)是吐蕃的40代赞普(798年-815年在位), ...
-
【四川历史名人】“西山白雪三城戍”—— 杜甫《野望》诗旨及首句异文再考 ‖ 徐希平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西山白雪三城戍" 杜甫<野望>诗旨及首句异文再考 徐希平 关于<野望&g ...
-
怪想之圆周率学历史四十二 844(唐朝)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今天默默没有什么大道理了 嘿嘿(*^▽^ ...
-
名相李德裕在唐武宗时整顿朝政引起的风波
唐武宗在后世有所争议,但会昌年间所依赖重用的宰相李德裕却几乎一致被后人钦佩和景仰.如果不是李德裕进行五年左右的整顿,唐朝后面能不能支持半个世纪是很难说的. 李德裕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作为宪宗时代名相李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唐文宗
唐敬宗被身边的人杀死. 李涵即位,就是唐文宗.随即改名为李昂. 唐文宗即位后,主张节俭,平时只是看书,从不玩乐.并减少宫女三千多人,之前用来打猎的鹰犬基本都放了,官府里多余的一千多人不再供给衣服和粮食 ...
-
敢于顶着大宦官的压力处置神策军将的“痴书生”薛元赏
太和九年(835年),唐朝爆发甘露之变,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率神策军血洗朝堂,四宰相.御史中丞.京兆尹全都遇害,百官上朝的时候,连带队的都没有了.禁军横行京城,临时上任的京兆尹张仲方束手无策. 新宰相郑覃 ...
-
简述唐史:历经4年李怀光之乱被平定,唐德宗调整藩镇政策
关键词:建中之乱.燕八八改姓李氏 前因:建中之乱 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唐德宗本想削藩,但藩镇反叛,为乱多年. ▲李宝臣剧照 后果 燕八八改姓李氏:785年,李怀光之乱平定后,朝廷命李怀光外 ...
-
简述唐史:李轨败亡,大凉覆灭记
关键词:李世民平定陇右.李世民征讨刘武周 前因:李世民平定陇右 618年,李世民打败薛仁杲,平定陇右地区. ▲陇右地区 后果:李世民征讨刘武周 620年,刘武周在山西地区骑兵作乱,李渊派李世民前去平定 ...
-
简述唐史:李德裕治蜀,入相的“敲门砖”
关键词:南诏.吐蕃进犯西川.西川和平 前因:南诏.吐蕃进犯西川 829年,南诏联合吐蕃入侵西川,前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不加防御,致使成都告破. ▲南诏.吐蕃入侵唐朝 后果:西川和平 830年,李德裕抵 ...
-
简述唐史:李光弼病逝,东部柱石的坍塌
简述唐史:李光弼病逝,东部柱石的坍塌 关键词:李光弼就任河南副元帅,执掌关东军政.唐廷解除河南副元帅职务 前因:李光弼就任河南副元帅,执掌关东军政 761年,邙山战役后李光弼改任河南副元帅,全权执掌河 ...
-
唐史:长庆唐蕃会盟,客观上维持了唐朝边境的安定
唐史:长庆唐蕃会盟,客观上维持了唐朝边境的安定 关键词:太和公主下嫁.悉恒谋投降 前因:太和公主下嫁 821年,唐穆宗即位后,为改善和回纥的关系,将太和公主下嫁回纥. ▲太和公主 后果:悉恒谋投降 8 ...
-
唐朝历史人物——浑瑊(十七史百将传,唐朝宰相)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 ),唐朝名将.本名进,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 人,铁勒族浑部.是郭子仪部将,曾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官至检校司徒.中书令,封咸宁王.800年,浑瑊去世,获赠 ...
-
唐朝历史人物——马燧(十七史百将传,唐朝宰相)
马燧(726年-795年),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岳麓山道林精舍之创建人.马燧少与诸兄一起学习,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今北京城西南)留守贾循倒戈,事泄 ...
-
宋·蔡确《悼侍儿》、宋·乐婉《卜算子·答施》、陆游、唐·李益、纳兰性德这五首诗词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从古流传至今的诗词数不胜数,并且有很多已经收录到中小学课本当中,在那些经典背后,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你都知道多少? 悼侍儿 宋·蔡确 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 伤心瘴江水,同渡不同归. 宋神宗去世后,以 ...
-
诗词曲:曹植《七步诗》、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夕》、唐·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宋·寇准《咏华山》,史上最著名的四首速成诗
诗词曲:曹植《七步诗》、唐&#183;史青《应诏赋得除夕》、唐&#183;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宋&#183;寇准《咏华山》,史上最著名的四首速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