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中国式风雅!

 收藏国际 
平沙落雁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仇英《仕女》局部

瓶花是文人士大夫寄托林泉之思的案头清供之一。

在明晚期,更是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品评原则,除了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燕闲清赏笺》部分有专章论述外,明代张丑的《瓶花谱》、袁宏道《瓶史》更是瓶花专著中的佼佼者。

金廷标《仕女簪花图》

贵瓷铜,贱金银

《瓶花谱》有云:“铜器之可用插花者,曰尊、曰瓶、曰觚、曰壶。古人原用贮酒,今取以插花,极似和宜。古铜瓶钵,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或谢则就瓶结实,陶器入土千年亦然……春冬用铜,夏秋用瓷,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贵瓷铜,贱金银,尚清雅也。”

陈洪绶《歌诗图》

忌有环,忌成对

这是高濂和张丑在花瓶外形方面的共同主张。

高濂强调:“忌用小口瓮肚瘦足药坛,忌用葫芦瓶。凡瓶忌雕花妆彩花架,忌置当空几上,致有颠覆之患。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于几足,不令失损。”

陈洪绶《饮酒读骚图》

清康熙 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张丑解释道:“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安稳而不泄气也。瓶宁瘦毋过壮,宁小毋过大,极高者不可过一尺,得六七寸四五寸瓶插贮佳,若太小则养花又不能久。”

南宋 龙泉粉青釉纸槌瓶,高14.5cm

斋瓶宜矮小

这是因为书斋的花瓶属于清供,与其他场所所用花瓶有所不同。

高濂:“若书斋插花瓶,宜短小,以官哥短瓶、纸槌瓶、鹅颈瓶、花觚、高低二种八卦方瓶、茄袋瓶各制小瓶,定窑花尊、花囊、四耳小定壶、细口扁肚壶,青东磁小蓍草瓶、方汉壶、圆瓶,古龙泉蒲槌瓶,各窑壁瓶,次则古铜花觚,铜觯、小尊罍、方壶、素温壶、匾壶,俱可插花。又如,饶窑宜德年烧制花觚、花尊、蜜食罐,成窑娇青蒜蒲小瓶、胆瓶、细花一枝瓶、方汉壶式者,亦可文房充玩。”

明清多有仿制青铜器的瓷器,花觚在民间多用作插花。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花觚,高64.1cm

花插为宋、明流行的花器,古名“花囊”

西周早期 伯作厥罍,高45.5cm

袁宏道:“皆须形制短小者,方入清供,不然与家堂香火何异,虽旧亦俗也。”

文震亨在此基础上继续分出雅俗,认为插花的瓷器可以用官、哥、定窑的古胆瓶、一枝瓶、小蓍草瓶,“余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芦、细口、扁肚、瘦足药坛及新铸铜瓶、建窑等瓶,俱不入清供,尤不可用者,鹅颈、壁瓶也……大都瓶宁瘦,无过壮,宁大,无过小,高可一尺五寸。低不过一尺,乃佳。”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百寿图花觚

瓶与花两相宜,尚简忌繁

高濂:“假如瓶高二尺,肚大下实者,花出瓶口二尺六七寸,须折斜冗花枝,铺撒左右,覆瓶两旁之半,则雅。若瓶高瘦,却宜一高一低双枝,或屈曲斜袅,较瓶身少短数寸,似佳。最忌花瘦于瓶,又忌繁杂。如缚成把,殊无雅趣。若小瓶插花,令花出瓶,须较瓶身短少二寸,如八寸长瓶,花只六七寸方妙。若瓶矮者,花高于瓶二三寸,亦可插花有态,可供清赏。”

张丑在“插贮”一节中讲到花枝与瓶器的关系大抵与高濂相似,认为太高太低都不合适:

“大率插花须要花与瓶称,令花稍高于瓶。假如瓶高一尺,花出瓶口一尺三四寸,瓶高六七寸,花出瓶口八九寸乃佳。忌太高,太高瓶易仆,忌太低,太低雅趣失。

小瓶插花宜瘦巧,不宜繁杂。若止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欲插二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者;或两枝彼此各向,先凑簇像生,用麻丝缚定插之。

瓶花虽忌繁冗,尤忌花瘦于瓶。须折斜欹花枝,铺散小瓶左右,乃为得体也。瓶中插花只可一种两种,稍过多便冗杂可厌,独秋花不尔也。”

陈洪绶《闲雅如意图》

如此折枝

高濂认为,置于庭堂中的瓶花与置于斋中的瓶花是不一样的,不仅选择瓶器的大小、材质要与环境相匹配,折花的原则也是有区别的。

孙温《红楼梦》,贾宝玉去给北静王贺寿的局部

堂中插花,折花须择大枝,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两蟠台接,偃亚偏曲,或挺露一干中出,上簇下蕃铺盖瓶口,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若直枝蓬头花朵,不入清供。花取一种两种蔷薇,即多种亦不为俗。

冬时必须龙泉大瓶,象窑敞瓶,厚铜汉壶,高三四尺以上,投以硫黄五六钱,砍大枝梅花插供,方快人意。近有饶窑白磁花尊,高三二尺者,有细花大瓶,俱可供堂上插花之具,制亦不恶。”

冷枚《春闺倦读图》

而小瓶插花:“折宜瘦巧,不宜繁杂,宜一种,多则二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二色,方美。或先凑簇象生,即以麻丝根下缚定插之。若彼此各向,则不佳矣。”

张丑在讲到斋中折花枝的原则时,与高濂讲堂中折枝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考虑到高濂成书较早,张丑此处应该和袁宏道一样是摘录的高濂的观点。比较而言,斋中折花虽然体量比较小,但是其高低疏密俯仰变化同样是讲究的,张丑调整后的观点不无道理。

邹一桂、郎世宁《瓶花》

E N D -

(0)

相关推荐

  • 花友投稿vol.20 | 花之器,花的归属

    这是一个来自花友分享的栏目,这里有他们观花.种花.养花.赏花的故事,也有他们对于花的热爱和感悟,这里也记录着他们与花的故事. --与花的点点滴滴 今天给大家带来分享的是花友梅子,以下是她的分享内容. ...

  • 瓶花,中国式风雅

    仇英<仕女>局部 瓶花是文人士大夫寄托林泉之思的案头清供之一. 在明晚期,更是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品评原则,除了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燕闲清赏笺>部分有专章论述外,明 ...

  • 瓶花的黑白线稿资料#老王教画画#

    瓶花的黑白线稿资料#老王教画画#

  • 古人的“瓶花”乐事,雅趣非常|玉缸|插花|梅花|胆瓶

    如今人们常把将鲜花插入容器装扮室内的行为称为插花.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插花大多指的是簪花,即往头上插花.当下插花这种形式,古人更多指的是瓶花.究其本质,瓶花的内涵,也要远远大于插花. 根据史 ...

  • 书斋瓶花器

    高濂<瓶花三说>中说:"若书斋插花,瓶宜短小,以官哥胆瓶.纸槌瓶.鹅颈瓶.花觚.高低二种八卦方瓶.茄袋瓶.各制小瓶.定窑花尊.花囊.四耳小定壶.细口扁肚壶.青东瓷小蓍草瓶.方汉壶 ...

  • 那一瓶花,光彩照人!

    摄影师柳德米拉·沙特尼科娃(Lyudmila Shaternikova)静物摄影中的每一瓶鲜花总是显得光彩照人-- 给面 给面小站:是一个景语花香的小众地方,舒心悦目 2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一花一世界、一瓶一乾坤|徐希“瓶花”系列

    2021-04-22 23:24:17·书画论坛liyu 古今中外的大师们都钟爱瓶花明艳之美,多有佳作传世.徐希也爱画瓶花,他所创作的瓶花难以描摹独成一家,西方油画的明艳靓丽色彩,与中国水墨晕染完美结 ...

  • 徐文治瓶花艺术作品欣赏(图)

    徐文治瓶花艺术作品欣赏(图) 博谦斋主人2021-03-31 08:11:45 静雅闲趣--徐文治瓶花艺术作品欣赏: 收藏 举报 0 条评论

  • 中国式风雅,弥散在恋恋风尘中

    风雅是源自内心的一份 宁静.淡泊 从忙碌中抽身 于纷繁杂念处 留一分闲适的空间 中国式风雅·琴 琴为圣贤.君子之器.嵇康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白居易有诗:『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 ...

  • 历代瓶花百图

    2018-11-23 明代中晚期,花艺繁盛,江南世家大族的宅院内,凡起居之所.宴客之堂.读书之处,莫不盛行以鲜花插瓶装饰.古人将花器称为花之金屋或精舍,花器要与所插鲜花精当匹配,完美相融,方有花艺的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