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荣  胸痹心痛的治疗经验

二、对胸痹心痛的治疗经验

孙老认为,胸痹心痛病的诊断要重视心电图的结果,主要是防止急性心梗的漏诊。胸痹心痛要区分是心脏本身的问题,还是胃脘疾病导致胸前区不适。这关系到治疗方向。

治疗本病,孙老常以自拟经验方——孙氏胸痹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

【基本处方】

生晒参10g 生北芪15g 紫丹参10g

麦门冬15g 法半夏6g   广陈皮6g

五味子3g   灵磁石10g 生甘草5g

本方化裁于古方生脉散。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暑伤胃气论》中提出:“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之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近人广东名医区少章将本方加黄芪,组成区氏复方生脉散,用于阳气未充,阴血未长,禀赋薄弱,血气不和者。孙老在复方生脉散基础上依功能加入化痰、镇心的药物组成孙氏胸痹汤。通过化裁,将用于治疗暑热伤气的生脉散,组成治疗胸痹的妙方。方中以“生晒参、生北芪、紫丹参”益气活血为君;以“麦门冬、法半夏、广陈皮”泻热化痰为臣,以“五味子、灵磁石、生甘草”敛阴镇心、调和诸药为佐使。

此方不仅用于治疗胸痹心痛,凡心脏疾患诸如不明原因的胸闷、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加减使用,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随症加减】

胸闷者,加全瓜蒌、薤白头,甚者加檀香木;

血瘀明显者,加川红花、桃仁、赤芍药;

胸痛偏于气分加延胡索,偏于血分者,加生蒲黄、田三七;

有心阳不振者,加少量川桂枝,通常为3~5g;

有心气不足者,加云茯神、炒枣仁。

三、验案举隅

王某,女,65岁。

初诊(2012年3月27日):胸憋7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憋,反复发作。在多家三甲医院经心、肺等多项相关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诊断未能明确,曾先后怀疑“冠心病”“哮喘”“抑郁症”等疾病,经多种药物治疗,也无明显好转。刻下见:脉沉迟,舌淡紫,苔少,自觉心悸,稍动则胸憋,自觉有股气往胸部上窜,伴有乏力、头晕、头胀、耳鸣、口干、鼻干、阵发性咳嗽,自汗,纳可眠差,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血压150/90mmHg。

既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平素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类降压药,但控制不佳。

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不足证。

处方:

西党参10g 生北芪10g 紫丹参12g

麦门冬15g 五味子3g   灵磁石10g

云茯神15g 炒枣仁12g 川桂枝3g

制首乌12g 明天麻10g 浮小麦15g

款冬花10g 炙紫菀10g 生甘草5g

龙眼肉10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诊(2012年4月27日):脉迟细,舌淡红苔少,服前方后,自觉心悸、胸憋好转,以前稍动则胸憋,现在爬一层楼才感觉胸憋,自汗、乏力。血压154/90mmHg。

西党参12g 生北芪12g 紫丹参12g

麦门冬15g 五味子3g   灵磁石7g

云茯神15g 炒枣仁12g 川桂枝3g

石决明15g 川杜仲12g 川牛膝12g

制首乌12g 明天麻10g 浮小麦15g

款冬花10g 炙紫菀10g 生甘草5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三诊(2012年5月16日):脉弦少力,舌红,苔花剥。胸憋明显好转,自述快走约400~500米时,才感觉胸憋。体力略差,口舌干燥。

(0)

相关推荐

  • 【颜正华:瓜蒌薤白系列汤方加减-治胸痹】

    胸痹系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以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疼痛剧烈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纵观历代医籍对胸痹心痛的论述,认识不一,病 ...

  • 十味温胆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十味温胆汤 一.古方简介 [来源]<世医得效方>. [组成]半夏9g,枳实9g,陈皮9g,茯苓5g,炒酸枣仁3g,远志3g,五味子3g,熟地黄3g,人参3g,炙甘草2g,生姜5片,大枣1枚 ...

  • 国医大师孙光荣:常见肿瘤的治疗基本方

    恶性肿瘤可以说是每个人心中的"噩梦",而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目前关于肿瘤的病因病机都没有完全搞清楚.国医大师孙光荣在广泛查阅中医古籍后,发现中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做出了许多" ...

  • 孙光荣调治月经的经验孙老,

    二.调治月经的经验 孙老认为,月经先期后期.量多量少.闭经.崩漏,仅是表现不同,实则是脏腑气血失调的结果.因此,月经病的治疗一定要重视人体气血津液的升降和出入平衡,重视对气血的全面调理. 1.调气活血 ...

  • 【孙光荣胸痹汤:主治胸痹病】

    孙光荣胸痹汤 第一个三联药组为生晒参10g,生北芪15g,紫丹参10g,具有益气活血之功: 第二个三联药组为麦门冬15g,法半夏6g,广陈皮6g,具有清热化痰之功: 第三个三联药组为五味子3g,灵磁石 ...

  • 『名医经验』范新发治疗胸痹心痛经验点滴

    范新发主任医师是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第一.三.四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40年.在治疗胸痹心痛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范老师学习,现总结 ...

  • 【国医大师阮士怡】治疗胸痹心痛之经验撷要

    国医大师阮士怡在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方面用药独特.疗效显著,临证重视顾护正气,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治疗理念,善用黄芪以益肾健脾扶正气,重用鳖甲以软坚散结祛邪气:临证喜用对药,常 ...

  • 孙光荣对高血压病(眩晕)的治疗经验

    二.对高血压病(眩晕)的治疗经验 孙老治疗高血压眩晕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为主,其所用基本方以孙氏加减天麻钩藤饮为主化裁. [基本处方] 石决明15g 川杜仲12g 川牛膝12g 制首乌12g 明天麻1 ...

  • 孙光荣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孙氏胸痹汤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1.全面继承研究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2.总结孙光荣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使孙光荣教授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特色得以传承和发扬.3.通过观察孙氏胸痹方治疗冠心病 ...

  • 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经验研究

    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导致血管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目前本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 ...

  • 『名医经验』刘启廷经验方解读 益气活血汤治胸痹心痛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以病位和病机命名的,乃由于心脉痹阻不通而引起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证: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