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泰斗高式国:打牌,也治失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中医基础知要》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给你说一段杏林往事。它蛮有意思的,也值得我们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高式国。

这个人,是中医老前辈了,生于1896年,卒于1998年,活了一百多岁。坊间也有人说,他生于1902年。但无论怎么样,他都是高寿的中医老前辈,仙风道骨。

这个人曾经在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后来到黑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工作,历任内科、外科、针灸科主任。总而言之,他学验俱丰。其最著名的专著,就是《针灸穴名解》。你要是有兴趣,就找来看看。

话说那一年,高式国前辈在长春行医的时候,有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姓唐的人来找大夫。医案记载,这个人在当地是做官的,有影响力,不少人都认识他。

他为啥找大夫啊?为了他的儿子。

原来,此人的儿子叫做福海。福海年纪轻轻,爱慕一个女子。本来,两个人可以说是情投意合。但无奈,这漂亮女子被当地一个富豪相中了,于是动用手段,把她抢了过去。

这样一来,福海可就犯了相思病了。一个月的时间,思念不已,晚上不睡觉,失眠,而且还不怎么吃饭。

儿子如此,当爹的肯定担心,所以就来找郎中。

高式国闻言,就仔细查看患者。只见,这福海年纪也就是30岁上下,面色晄白,脉弱。福海说了,汤药不想喝,味道太不好,如果是吃点少量的丸药,倒还可以。

高式国一听,说,好,那我就给你用点小药丸。什么药丸呢?其实就是归脾丸。

但是,回过头,高式国对患者父亲说:“小药丸,只是幌子。即便不吃,他也能好起来。你回去要做的是,日夜找一些伙伴,陪着他打牌。而且,不能是一般的打牌,必须真动输赢,动真格的。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不去思念那个女子”。

此话一出,患者父亲点头称是,花了很少的钱,买了10丸归脾丸,就带孩子走了。

客人这么一走,和高式国共事的人都笑了。其中有人就说了,这姓唐的,是当官的,家里有钱。而且,为了孩子,他一定愿意出高价买药。明明可以多赚一点,你却卖人家10粒归脾丸,你这样还怎么赚钱啊?

结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段时日,大概是快过年的时候,福海的父亲带着大包的礼物来了。他高兴地说,用了高式国的办法,儿子不睡觉的毛病果然好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他仔细一想,这么高的医术,却只赚自己10粒归脾丸的钱,实在有些过意不去,所以这一次特意前来,“补补亏情”。

这就是高式国早年的一段医案故事。我给你转述了一遍。

这里头说明什么呢?

我跟你讲,这个人啊,如果出现了失眠,而且失眠原因和情志刺激有关系,调节方法是什么呢?其中之一,就是转移注意力。找一件别的事儿,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问题就好解决了。

这种疗法,就是所谓“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简单说,人被一种情志所影响,导致心神不安、难以入眠,那就用另外一种情感刺激来“克制”之前的情绪体验,使得患者的内心,重新恢复平衡。喜能胜忧,怒能胜思,悲能胜喜。凡此种种,古往今来的验案数不胜数。针对医案中福海的情况,高式国就用到了此类情志疗法。

所以说,对失眠患者来说,找点新鲜的事儿做,找一些新的兴趣点,是非常好的调节方法。

以前,我就遇见过这么一个老太太。老伴儿离世以后,她一连半个多月睡不好觉。儿女带她来看病。我的建议就是,患者必须离开老房子,到女儿家住一段儿,白天去老年大学学习,晚上去排练合唱队,越折腾越好。总之,不能让她闲下来。与此同时,配合简单的中成药。果然,不久以后,她的睡眠好转了,生活步入正轨。

当然,我们从医案记载来看,患者“福海”面白、脉弱,乏力,这个看起来的确是心脾两虚。为此,用归脾丸,也是非常正确的。只不过,就丸药而言,的确是见效较慢。而且,区区十粒,效力实在有限。它在其中,只不过是起到安慰精神的作用而已。

我把这个写出来,希望读者朋友能认真品味。睡眠质量下降,因为情志因素而导致的,或者说,明确由某件事情引起的,患者应该主动改变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加以调节。新的情感刺激,此刻反倒有利于心态的平衡。从前有人说,治愈失恋,最好的办法,就是另寻新欢。这是有道理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跟你说这么多吧。一点闲话,就当和你聊会天吧。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