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是如何度过的?
相关推荐
-
历年人民公社题材年画选集,是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1958年出版,陈学楫作品,社社丰收,家家幸福. 1973年出版,马振龙作品,公社春常在. 我是公社小社员 作者未知 1960年出版,陈琦作品,三个万岁. 1960年出版,葛文作品,人民公社喜事多. ...
-
【老干部话当年7】刘金廷:建人民公社 办公共食堂
建人民公社 办公共食堂 刘金廷 宁丕成同志被扫回老家劳动改造以后,一九五八年四月,县委派李德发同志任堡面前乡党委书记,曾再生同志任副书记.李书记到任,我没有驻点的任务,专门为党委当参谋. 一九五八年三 ...
-
60年代的人民公社,社员是怎么挣工分的?一年能挣多少分呢?
60年代的人民公社,社员是怎么挣工分的?一年能挣多少分呢?
-
散文||生产队的钟声
生产队的钟声 李文龙||北京 六十年代末期,我初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清楚地记得,每天清晨八点左右,生产队的钟声就会准时敲响,悠扬清脆的钟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上空回荡,随风飘进每一户社员的家里. 当 ...
-
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寻找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20年披荆斩棘的开创性探索,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
-
【老干部话当年8】刘金廷:举三面红旗 刮五股歪风
举三面红旗 刮五股歪风 刘金廷 人民公社刚刚建立,大张旗鼓宣传"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向共产主义迈进!"一九五八年五月,中共八大二次全会通过了毛主 ...
-
黄英伟丨工分制:理解中国集体农业的钥匙
作者简介 黄英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20年第1期(总第87辑). 全文2693字,阅读约需6分钟 工分制:理解中国集体农业的钥匙 工分制,是中 ...
-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入伍到西藏日喀则边防
春节特刊: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 王天银 陕西旬阳县人.1964年12月入伍,曾在西藏日喀则军分区边防5团1连任战土.先后在陆军第八医院.西藏军区第三期军医班学习.进修.历任边防五团卫 ...
-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在扎东平叛……
总第299-5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 王志恒 陕西蒲城人.毕业于西安工业学院,1961年8月参軍到西藏边防部队服役,在部队工作22年,历任战士,班排长,团政治处干事,股长,付主任 ...
-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夏天,位于河北河间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夏天,位于河北河间的冯国璋墓遭到铁镐发掘,当千年阴沉木棺材开棺以后,只见冯国璋口含夜明珠,遗体皮肤还有光泽,头发与胡须也保存完好.除了夜明珠以外,人们还在墓室里发现了珐琅草虫图鼻烟 ...
-
一首流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濛江本地歌
编者按: <濛江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曾风靡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该歌是用电影〈刘三姐〉的曲调,配以本地白话歌词演唱.对于了解濛江当时历史风貌有一定的作用. 一首流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 濛江本地 ...
-
上世纪六十年代甘谷县委书记桐树苞(客籍人物)
桐树苞(1925.3-2018.1) 原名仝树保,河南省登封县君召镇人.1942年9月在甘肃省庆阳县(陕甘宁边区)参加工作,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程度.历任陕甘宁边区庆阳县驿马关樊家庙 ...
-
油画棒并非近些年的画画工具,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
一般人都觉得油画棒似乎出现在近些年,属于儿童玩具类.实际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已经有了油画棒.小时候家里很支持我将来当画家,买了一套.我一看这东西好啊,不用调色板.调色油.油画笔,直接就能画油画,实际一 ...
-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的父亲在华县戏院门口卖锅盔!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父亲(续) 作者 张发虎 我家在华县西关药王桥村,小时候,父亲在我眼中,就是一个严父,每当我张口向大人索取的时候,总先向慈祥的母亲张口.在老母 ...
-
核废水排放的后果,就是没有后果——上世纪六十年代畅销书的预言
环境问题,在20世纪以前的文学作品里,真的不常见.就算有环境问题,也会被莎士比亚写成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比如<仲夏夜之梦>). 科学技术发展了,人类破坏环境能力变强,识别环境被破坏的原因能 ...
-
上世纪六十年代林俊卿先生与夫人合作的几首歌
林俊卿先生在盛年时候的录音,中国唱片社整理出版过,香港艺声也发行过盒带.盒带比黑胶唱片多了几首林博士与夫人许恬如(钢琴伴奏)合作的录音. tonglinghua,公众号:六零后说声乐往事林俊卿博士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