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武丨深山文学痴子,喜迎《诗写人生》客人

(0)

相关推荐

  • 居闹市而脱俗

                                             ---读<魏书>记 (28)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上至王公贵族.达官富绅,下 ...

  • 这本书会让你掉眼泪,不信你读读看

    一.心灵写诗-- <爱心与教育>的最初题名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有一句经典的话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个评语既肯定了<史记& ...

  • 【文学纵横】 李智红:大理四韵

    李智红,彝族,生于6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读者>杂志连续四届签约作家,现供职于云南大理州文联.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曾在<人民文学><民族 ...

  • 王晓华:雨暴洪水狂|散文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王晓华 [作者简介]王晓华,羌族,教师,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剑南文学><现代作家文学><绵阳日报> ...

  • 李瑜║冬至,清晨读一本书(散文)

    冬至早晨起来,翻起一本书,突然想起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那句经典的话:"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书时,曾一度将这句话当作自己爱书的圭臬. 一本新书到手,总是先快 ...

  • 【教师文学-专栏】绿竹青青独立风中 /作者:李会霞

    绿竹青青独立风中 --读杨林柯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李会霞 这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绿竹青青独立风中.我仿佛看见绿色的火焰在奔跑,充满生机,洋溢活力. 这是一枚金色的叶子,长夜漫漫星光闪 ...

  • 李瑜║人生,其实活的就是心态(散文)

    人生,其实活的就是心态.了解并懂得如何用心态,来面对琐碎生活与漫漫人生的心灵,是明智的,是需要一定的精神境界的.这种精神境界,又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获得的,而是需要经过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千锤百炼才可修得的 ...

  • 文学原创•《诗与人生》(随笔)作者 庞良君

    诗歌的高峰 诗与人生(随笔) 作者 庞良君 诗与人生.这话题,有些高.大.上. 但高.大.上,也是人生的辖区.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生也是诗.   一.写诗,是一种精神操练   写诗与懂诗,是两回事. 有 ...

  • 【三秦文学】任满保:【诗写人生,壮心不已】(诗词12首)

    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我爱三秦 诗写人生,壮心不已 作者/任满保(深圳) [七律]我的人生  (一) 登舟出海荡人生,逆水狂波用力撑. 弹雨枪林尤奋进,政工商学善拼争. 成家报 ...

  • 李修文:以诗入散文,藉诗写人生

    李修文:以诗入散文,藉诗写人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20 05:31 X [新闻人物]  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 因为一本新近出版的散文集<诗来见我>,作家李 ...

  • 《大家》: 张 晓 阳 诗意沭淮,诗写人生 ——袁沭淮《红尘只是平常日子》读后漫笔

    诗意沭淮,诗写人生 --袁沭淮<红尘只是平常日子>读后漫笔            张 晓 阳 01 有人说,这是一个非诗的年代.面临千年未有之世界变局,我们又仿佛回到那古老的春秋战国.对于 ...

  • 【干线杯诗歌大赛】唐德武丨红烛写一首诗(组诗)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唐德武:中学教师,安徽肥西人,合肥市作协会员,有两百篇(首)诗文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或选本,数次获省.市.县级文学征文奖. 红烛写一首诗(组诗) ...

  • 【三秦文学】武斌:【地学微诗之七】(诗歌)

    地学微诗之七 作者:武斌 1 岩盖 侵入到沉积岩层中 撑起一个帐篷 享受温馨的生活 2 岩墙(岩脉) 沿着岩层的裂缝或断层涌出 冷却成为一面墙体 隔断两边岩体的复合 3 岩床(岩席) 岩浆沿岩层平铺开 ...

  • 【三秦文学】武 斌:【地学微诗之六】(诗歌)

    地学微诗之六 文/武斌 克 拉 通 强度使大陆地壳相对稳定 地壳和地幔 耦合整个地质演化过程 造 山 运 动 不经意地壳受到水平方向上拽扯 岩石隆起变形 在地槽中成为高山仰止的雕塑 地   槽 大陆边 ...

  • 【三秦文学】武斌:【地学微诗之五】(诗歌)

    地学微诗之五 文/武斌 1.风凌石 风雨不能摧残其筋骨 严寒酷暑的经历 愈见风姿 2.捕掳体 即使交融了千百万年 围岩碎块 也无法真正融入岩浆中 3.包体 无论固体液体或气体 存在只是为增加 矿物和宝 ...

  • 曾瑞丨这依然不是诗

    ◆ ◆ ◆ 文丨曾瑞 这些年来,坚持写诗,回头一看,竟然写了这么多.沮丧的是,这些像诗或者说用诗的形式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诗.对于一个诗歌创作者来说,要承认这一点,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不管我承不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