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阳明病】2
相关推荐
-
经方:大承气汤(阳明腑热,大肠便秘)
大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 ...
-
《伤寒论》演绎(中)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言外之意就是病已到了传入半表半里少阳病而为柴胡证的这么一个时间阶段 ...
-
《伤寒论》阳明病篇学习摘要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的甜肉,中医称「膵肉」,西医叫胰脏,中医观念胰脏是脾之大络,会在大包穴,就是极泉下六寸,渊液下三寸的地方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证症候群】
一.太阳纲: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呕逆--风寒束表 发热恶风寒.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逆,脉浮紧 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有汗.鼻鸣干呕,脉浮弱 二.少阴纲: 脉微细,但欲寐--真阳不足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辨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其实应该称之为"三阴三阳辨证",即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再三分阴阳,将疾病的位置.阶段.过程.性质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组概念,太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框架】精解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框架 第一.太阳病证治 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一.临床表现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太阳病】1
太阳病 提纲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以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称为太阳病,也是表阳证. 太阳病提纲:提示太阳病主脉象浮,为阳证. 主证对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少阳病】3
少阳病 提纲 <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以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少阳证,也是半表半里证. 主证对应:口苦,咽干,目眩,兼证见胁下鞕满,干呕不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少阴病】5
少阴病 提纲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也是表证(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来说的,一般的表证也类似太阳病,但是脉比较微细,同时喜欢躺着,喜卧,困倦. 主证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厥阴病】6
厥阴病 提纲 <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是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厥阴病,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合病】7
三阳三阴六病 合病 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 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 ...
-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辩证】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辩证 1.太阳病 病在表,有三种症状 第一.太阳伤寒 症状是无汗,全身肌肉酸痛,骨节酸痛,就是病在表. 为什么要强调无汗?因为毛孔闭锁掉了,不能流汗,很多汗液走不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