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期征文44 | 张慧萍:开在冬天里的雪花




开在冬天里的花
张慧萍
记得贾平凹先生的散文中曾写到:最好的风景是在街头上看人。看一回人的风景,犹如读一本历史,一本哲学……常常对这句话不以为然,不做多想。
直到这个冬天,常常透过门店的玻璃去看人,虽没有站立在街,但这样仿佛看得认真,毕竟入眼帘的景致要少。也正因为此,深怕错过,便多了几分认真。或人或物、或风或雨、或某个丰富的表情、或某个场景,也或其他无法表述的事物,都会在某一瞬间,激起心底浪花泛起,让那些青涩的唯美轻松袭来。如,小区门口的那个爆米花师傅,那“喷”的一声,击开了你的记忆的门,才发现,街头看人,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我不知他姓甚名谁,隔三差五会来小区门口,一蹲就是一天。黑毛线帽子压的很低,和黝黑的皮肤相得益彰,那双溜溜的眼球透着精明。脖子后面领口,袖口黑得明晃晃的。他的手,宽大肥厚的手套遮的严严实实,一手握着爆米花机的手柄,一手握着电吹风的手柄,左转,右转,看似不协调、他却随意到仰着头,看街上的行人,浮着炭黑的脸满是幸福的光环。华灯初上的傍晚,县城的冬天,街上行人稀少,孤独的路灯扫过小区门口,他依然在。炭火的红光忽闪忽闪,映衬着他的脸,黑而亮。在这个冬季,弱弱的火苗在清冷的街头,格外得暖。
你有没有想起?那年,那月,那个冬季,村里向阳的地方,一个可以遮风的土墙下,有位爆米花老头。我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样记起,儿时的懵懂里,曾有个爆米花老头,满足过你的味蕾,温暖过你的童年。

童年的时光,处处透着一个字:穷。缺吃少喝,穿衣破旧,没有像样的玩具,没有零用钱那一说!特别是冬季,时光里满是干瘪和荒芜,寡淡和清冷,和北方冬季的自然一样,光秃秃的。
唯有听到那“噴”的一声,生活才渲染了无尽色彩,心会追随着那声音跃起、荡漾,开始兴奋,脚下像生了风,疯了一样地跑去,整个人便满是灵气。老远就闻到一股爆玉米花的香味,口水会在瞬间溢满整个口腔,然后不自觉地吞咽。
不止是我,会有好多玩伴,簇拥在爆米花老头周围,很自然地围成一个圈。眼巴巴地看着那黑黑的,圆肚子锅,在炭火上不停地转呀转……大人们便开始连哄带吓嚷嚷着:孩子们离远点,不然,一会儿“喷”一声,把小脸弄得满是黑。我们便自觉散开,才发现,脸前的人并不是老头,当时的我既是无法估摸他的年龄,至少不是老头子,只是他的打扮让人唏嘘,头上箍着的姑且算白毛巾,脏兮兮的,穿着黑色粗布中式大棉袄,十分臃肿,他的脸已是分不清自然面色,近乎非洲人,只是没那么亮而已,完全像个闷葫芦,一声不吭,不言苟笑,自顾做着他的事。
女人们端着簸萁,里面是备好的玉米,排着队等候,一边嘻嘻哈哈逗着乐。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挨着墙,两手捅在袖子里,午后的阳光照着他们爬满皱纹的脸,看上去更加慵懒。
他麻利地拿起一个茶缸,在簸萁里挖了满满一缸子玉米,随手从兜里摸出一个报纸包着的纸包,打开,捏了一小撮。人群里开始七嘴八舌:“糖精还是少上点,多了发苦。”“我家的不上,还是原味的好吃。”……爆米花老头“嗯嗯”地应承着,那个黑乎乎的锅像个孩子一样,他轻轻一拉,站了起来。把玉米倒进去,盖上厚厚的,圆圆的铁盖,拧紧,放在铁皮制成的火上,老头一手扒拉着炭火,一手拉着风箱,身子前后摇摆着,铁锅在他手里溜溜地转动着,不时发出沙沙得声响。

约十分钟,看着那老头脚使劲儿一踩,孩子们哗啦啦散开,两手习惯性地捂住耳朵。玉米花被“喷”得一声赶去铁笼子里,一股浓浓的烟雾围绕着爆米花老头。直到香味穿透烟雾缭绕袅袅飘起,孩子们乱做一团,叫喊着,扭打着他们被大棉袄、棉裤装扮得笨拙的小身体,完全顾不上早已脏乎乎的脸,几乎流进嘴巴里的鼻涕,抡起胳膊,用袖口左一下右一下擦去。检起散落在笼子外面的玉米花,吹吹上面的尘土,塞进嘴巴里,香香的味道在早已溢满的唾液里翻滚,还没来得及嚼碎,又一粒玉米花被塞进去。大概是塞得过多,“呛”住了,顿时“咳咳咳……”声不断,小脸瞬息憋得通红通红。
那一刻,所有的小脸仿佛就是手中玉米花,那一刻,嚼动的也不止是玉米花。
儿时的冬天,蹦哒着的爆米花,在寒冷的时空开出了我一地心思,就像那快乐的音符,钩着我的心弦,在简朴而温情里跳动。心若那山坡的草,向着阳光,渴望着春风拂面,渴望着时光丰盈和温暖,渴望着贫穷从此不在。
“喷”一声,开出满地的花。我在过去和现在穿梭,没人能阻挡我跳跃的思维,更没人能阻挡我细嚼儿时的味道。我忽然很贪念那些过往,而且会沉醉其中,仿佛曾经的所有,不是苦难的日子,让现在这份贪恋分分钟粉色成一副淳朴的画。
这种强烈的贪念,应该是怀旧。迟子建在他的文章“必要的丧失”中说:怀旧是一种背叛,更是一种混混烈烈的丧失,而这种丧失又是必不可少的。而我认为,入骨入髓的那些美好,即使是历史,也永远不会丧失。只是悄悄埋在心底,弥足珍贵的一道风景,随时会映入眼前,让你遐思那份美好。


作者简介

张慧萍,女,1970年出生。笔名心持若水,微信名小苍兰,山西省武乡县人。1992年毕业于长治市卫生学校临床专业,后自学毕业于山西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从事儿科工作15年,现就职于武乡健康教育所。喜欢散文创作,爬山、跳舞。大多文章发表在当地文学期刊,其中《我的父亲》发表在2017年全国散文百家精选。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为发现文学新人,扶持文坛新秀,《文学百花苑》杂志社、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华夏文学网联合河南科技报、焦作市作家协会、修武县委宣传部共同举行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即日起正式启动。
主办:《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华夏文学网
协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焦作市作家协会
修武县委宣传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二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三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二十名,奖金50元。
6.收稿时间:即日起到2019年3月10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7.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8.2019年4月上旬在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举行颁奖典礼,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
2018年9月10日
首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启事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为了更好更快地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发表愿望,为了文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学百花苑》杂志社特创建“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具体事宜如下:
1、凡是具有一定写作基础且具有创作热情者均可参加。
2、每人每月递交两篇文章给改稿荐稿老师点评批改。
3、优秀作品和具有较强点评价值的文章将在“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里共同讨论。
4、每期保证每人在《文学百花苑》杂志至少发表两篇作品,在《河南科技报》至少发表一篇作品。
5、入群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参加《文学百花苑》杂志社举办的其它各类文学活动。
6、入群费用为每人每期599元,每期6个月,不再续群费者亦可在群内继续停留9天。
7、首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时间为2019年1月10号至2019年6月10号。
8、首期前10名入群者费用为每人360元。以后各期,此10名入群者,如再入群,其入群费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永远为每人每期360元。
9、“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随时欢迎各位有志于文学创作者入群,时间顺延至6个月。
10、凡入群者均赠送半年《文学百花苑》杂志。
联系电话:17344880441 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科技报社·科教周刊
河南青少年作家协会
联合举办
2019年1月5号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