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称为“鲁迅遗物”的朱安,真的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吗?
相关推荐
-
这婚,究竟该不该离?
这婚,究竟该不该离? 民国时期正是中西方思想与文化碰撞,愚昧与先进碰撞的时期.旧式包办婚姻与新潮自由思想的共存,使得此时的有着先进文化的学者有了各自的矛盾与抉择. 当没有了爱情,只徒有责任 ...
-
和鲁迅相爱十年,却只是照顾起居关系,至逝没有名份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作家排行榜,"鲁郭茅.巴老曹",熟悉这段文学史的读者都知道这六位文学巨擘的成就. 排在第一的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作品很多都被编进了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 ...
-
鲁迅死后,许广平停掉朱安的生活费,朱安孤独半生终于说出心里话
鲁迅是很多人都熟知的文学家,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鲁迅的作品,到了大学后还在研究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颇具盛名,无数国人感谢鲁迅先生为那个时代所做出的贡献的,唤醒人民的思想,受 ...
-
1936年,鲁迅去世后,独守空房41年的朱安,说了句著名怨言
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他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封建旧制的批判.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他被封建牢笼束缚的痛苦和无奈. 现实生活中,鲁迅身处的家庭也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旧制大家庭.所以,他从小就希望 ...
-
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停了朱安生活费,朱安无奈说了一句著名怨言
中国近代社会是是一个思想文化多元碰撞的社会,新的思潮已经酝酿成了一股改换天地的大势,而旧的思想依旧在历史惯性的作用下屹立不动,显示着深深扎入这片大地的根基.在新旧交替之中,不少伟人应运而生,同时也有不 ...
-
1936年鲁迅离世,独守空房41年的朱安留下一句话,感动众人
鲁迅在中国文坛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作品经典且富有哲理,用词犀利也让人印象深刻.而他笔下创作出的人物,无论是自欺欺人的孔乙己,还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祥林嫂,都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鲁迅先生的作品最为 ...
-
鲁迅的发妻朱安,曾独守空房41年,临终前说了一句著名怨言,流传至今
一个小脚女人,在丈夫生病时衣不解带日夜在病床前伺候,就因为丈夫朦朦胧胧间说了一句想吃稻香村的糕点,于是她连夜收拾出门,一个人来回走了80里山路,只为满足丈夫那随口一说的心愿.可最后,丈夫还是另娶他人, ...
-
鲁迅不喜欢朱安,为何一辈子不离婚?而是让朱安跟着他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和朱安的婚事,是他的母亲鲁瑞做的主.鲁迅小的时候,家境已经破败了.好在,鲁迅很会读书,这给了母亲鲁瑞颇多希望.1899年,在亲戚的斡旋下,鲁瑞终于为鲁迅定下了一桩婚事. 对于鲁瑞来说 ...
-
鲁迅原配妻子朱安,实则一生并不平安幸福
朱安,绍兴人,1906年奉母命嫁与周树人,1919年,1919年随夫定居北京,寄寓周作人处,1923年周氏兄弟决裂后被迫迁居,1926年周树人赴沪与许广平同居,朱安独守空房至1945年逝世.一生颠沛, ...
-
【先生的情事-1】鲁迅妻子朱安,生是鲁迅“母亲的礼物”,死是“鲁迅的遗物”
一段不幸的婚姻,很多时候都是从妈宝开始的.如果鲁迅一开始不做妈宝男,坚决拒绝母亲安排的婚姻,他和朱安的婚姻灾难是否就能避免?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话放他们身上再合适不过,洞房就是他们的活死人墓,墓中 ...
-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啊!”朱安悲呛的一生
朱安的一生,让人心酸不已而又倍感钦佩. 朱安一生都没做错任何事,错的是那个时代,错的是不公平的命运.在这件事情上,鲁迅先生也有错,虽然先生是我最钦佩的人. 晚清时期,整个社会秩序还是传统的模式,尤其是 ...
-
朱安与鲁迅:被物化的婚姻,究竟有多可怕?
婚姻是一座围城,想进的人进不去,想逃的人出不来.鲁迅本不愿进入婚姻这座围城,无奈之下孝当先,娶了自己从未见过面,也谈不上喜欢的小脚夫人朱安.婚后,鲁迅待朱安算不上多好,也算不上多坏,两人相敬如宾,却又 ...
-
鲁迅深夜离世,独守空房41年的朱安,说了一句怨言
那年四月桃花正盛,绍兴城的一处家宅前格外热闹,她趔趄且吃力地跨过门槛,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正堂,良久又被人扶去偏房,女人内心欣喜,拿出脂粉盒,捧在手里细细端详,见有人掀开门帘进来,她按桌起身行礼:&qu ...
-
28岁嫁给鲁迅的朱安,视许广平之子如己出,有大爱
1906年,28岁的朱安与25岁的鲁迅(周树人)在绍兴结婚.朱安的家是绍兴当地的富商,鲁迅祖上为京官,但家道中落,仍属书香门第.他们的结合,看似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但却是朱安悲剧人生的开始. 在5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