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之战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怎么取得胜利的?
相关推荐
-
郑和宝船到底有多强?聊聊大航海时代明朝的海上力量
作者:铁士代诺 通常在提及"大航海时代"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将其想象为西方人认识世界,连接世界的一项事业.事实上,我国古代也曾经有过对亚洲,乃至世界范围航海线路的开拓,并最终和欧洲 ...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崛起与陈友谅集团的彻底覆亡
发布:2021-02-28 23:23:46 由于地缘政治和技术传承因素,古代的远东从来不是海战频发区域.但被古人视为天堑的长江流域,却发生过无数次的经典内河水战.甚至相比陆上的大型鏖战,更能成为左右 ...
-
让朱元璋落泪的功臣:没有他拼死作战,明太祖差点丧命
1367年四月,朱元璋来到南京城内的一座功臣的府邸探病,当他看到这位功臣时,悲不自胜,当场落泪,最后挥泪而出,哭着离开了这里.众所周知,朱元璋以屠杀开国功臣"闻名"于世,明朝的开国 ...
-
惊险!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决战中险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二十一,朱元璋率舟师在鄱阳湖面与陈友谅展开激战. 由于陈友谅军队人数众多,占据上游,而且楼船巨大,朱元璋军队战船比较小,不利于仰攻,接连受挫,战斗打得异常艰苦. 徐 ...
-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据说赤壁之战就是根据它而写!
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重要转折点.它是朱元璋同陈友谅的战略决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据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就是根据它写成的. 鄱阳湖之战发生在公元1363年,决战双方 ...
-
龙湾之战输给朱元璋,陈友谅一年后失去都城,他为何败得这么快?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亲率舟师大举东下,打算毕其功于一役,消灭朱元璋的势力,攻占六朝古都金陵. 可是朱元璋采纳刘伯温的建议,决定诱敌深入.设伏聚歼,又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初十这天 ...
-
决定朱元璋和陈友谅命运的龙湾之战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从太平府(今安徽当涂)顺江而下,进逼应天府. 由于担心张士诚同时出兵而腹背受敌,朱元璋定下诱敌速来之计,命康茂才诈降以引诱陈友谅快点儿来攻应天府. 虽然陈友 ...
-
在龙湾之战中,朱元璋为什么派杨璟驻守在大胜港?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率大军顺江东下,直逼应天府. 当时应天府的西边有三个入江口,大胜港是其中一个,而且是陈友谅舟师到达的第一个入江口. 朱元璋派杨璟带了为数不多的兵力驻守在大胜 ...
-
魏蜀的汉巴之战是怎么回事?结果对三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汉巴之战,是东汉时期曹操与刘备为争夺汉中这一区域,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了汉巴(汉中.巴东地区,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刘备构成极大的威胁.刘备主动向曹军发起进 ...
-
杭州、绍兴等地不战而降,朱元璋派徐达以锁城法围困张士诚的都城
元至正二十六(元1366年)十一月初六,张士诚的湖州守将李伯昇.张天骐被迫投降,朱元璋的军队占领湖州. 十一月十一,徐达统兵北上,向张士诚的都城平江(今江苏苏州)进发:大军行至南浔,张士诚的元帅王胜投 ...
-
UC头条战国时期的楚灭鲁之战是怎么回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田和列为诸侯,七雄格局正式形成.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 ...
-
【每天老照片】-1万-8254-详解1685年中俄雅克萨之战:一场遗祸两百年的胜利!
说起俄罗斯人,他们本是早年生活在莫斯科密林深处的东斯拉夫人的后裔.相比同时期发达的欧洲国家,东斯拉夫人的历史还停留在原始公社阶段,直到862年北欧人留里克"受邀"到来.882年,定 ...
-
这场关键之战,李世民用了这个计策取得胜利!李世民也是军事人才
李渊起兵后,准备攻占长安,可是在霍邑遇到了宋老生的阻拦,霍邑不拿下来,就不能攻取长安.在这场攻打霍邑的战争里,关键时刻李世民用了个办法,攻占了霍邑. 这个宋老生也是员猛将,他看到李渊远道来袭,于是坚守 ...
-
战略决定战争的胜负,浅谈朱元璋平定陈友谅之战中的战略思维
在战争中,有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战略是实现全局目标的长远规划,而战术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在战场上的一时之胜败可以通过战术来完成,而战略时势才是整场战争中决胜的根源.本文通过复盘朱元璋四败陈友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