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普希金的《神射手》:英雄不属于决斗场

作者:梅荷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鼻祖,被文学界称为“近代俄罗斯之父”。高尔基称他为:“集前人之大成,囊括一切新奇和机智的一代诗宗。”

普希金笔下的主人公都是独具个人鲜明特色的典型人物代表,他的《神射手》,表面上描述的是一个军官的个人生活,实质上表达的是一个军人的生命价值观。

一、果戈里说:他的作品,像一部辞典,包含了我们语言全部的丰富、力量和灵魂

开篇从平铺直叙中而来,逐渐展开,层层递深,当“我”以真诚之心与神射手交往时,先是打动了一颗冰冷的心。继而,神射手向“我”解释了为何他会放掉一个当众侮辱他的人。

神射手倾诉了他的苦衷,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此时,他于无形中转变了自己的观念。这一点,是作者普希金的铺垫之笔,也是为后来神射手放弃和对手的决斗而埋下的一个伏笔。前提是,神射手希尔维奥必须有一个矛盾的心理斗争。他一方面不想去杀一个和自己并没有深仇大恨的对手而去拼上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也想为了维护自己“神射手”的名誉而去决斗。

一个神射手为了报复一个臆想中的敌人,隐居多年,苦练射击技术,最后却不以自己的射击技术而取胜。仅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

主人公西尔维奥不愧是神射手,他把生命看得很重,所以他非常珍惜自己手枪里的每一颗子弹。第一次,当他面对自己的对手,发现对方无视自己的生命,他说:“在他毫不珍视生命价值的时候夺走他的生命又有什么用呢?”

第二次,当他了解到自己的对手即将结婚时,他的敌意显露出来。他说:“我倒要瞧瞧,他在新婚前夕等待死亡,是不是还会像那次吃樱桃一样对死亡无动于衷。”

说这话的时候,希尔维奥站起来,把他的帽子扔在地上,然后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活像笼中的一只老虎。这一点,充分说明了神射手打的是一场心理战,当他看到对手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而甘愿送上自己的生命时,西尔维奥立刻改变了自己杀人的动机,他说:“我觉得这不是决斗,倒像谋杀。我不习惯向手无寸铁的人开枪。”

一个神射手的传奇故事最后让人大跌眼镜,他放下武器,转身就走,用一个胜利者的语气骄傲地说:“不开枪了,我满意了。我看到你慌了,你怕了。我逼着你对我开枪,这就够了。你会记得我的,我把你留给自己的良心去评判。”

希尔维奥说完转身就走,最后一个动作是不用瞄准一枪打中了对手打在墙上画中的枪眼,这也正是作者普希金浪漫主义思想一个神来之笔。

我个人认为,这是作者的思想层次上升到高度的一个表现。

二、这则故事充满挑战性

故事中处处表现出主人公性格中不畏强暴又心怀善良的一面

他先后两次与人决斗,却两次放弃了一枪杀死对方的机会。

故事的结尾和故事的开头一样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希尔维奥没有把生命浪费在与个人的决斗中,却在反抗民族的战斗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正符合了作者普希金的浪漫主义思想。

他曾是一名浪漫主义诗人,他热情而真诚,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敢于挺身而出冒犯当权者。当他被沙皇流放,他毅然不忘正义。当他的爱情遭受侵犯,他决然用自己的生命去维护。在这部《神射手》的短篇小说中,普希金借用希尔维奥这个人物,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荣誉。

可惜的是,天才也有他脆弱的一面,普希金的英年早逝让后人感叹不已。英雄不应该牺牲在决斗场,这是普希金在《神射手》中告诉给世人的真理,而他,却偏偏走了这样的一条路。他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却完成了自己为荣誉而战的完美生命。个人认为,《神射手》应该成为真正能代表他真实思想的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梅荷,出版文集《梅荷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