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的心愿
相关推荐
-
语文的路,修行的路
回首流年,在语文的路上行走已经近二十年,可是,凝神细想,对于语文,我知道多少?在迷茫间,我心中生满的是愧怍之情--我慢待了语文. 与语文相伴二十年,我至今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我渴求在语文教 ...
-
语文老师,你会命制语文试题吗?———培训随想录(4)
此次培训学习,讲座多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其中就有南关区教研员姜雪杰老师的讲座---"基于初中语文学科素养的试题命制与例析". 为何有此深刻的印象?皆是因为,考试,古往今来,就是 ...
-
【教育教学】【376】2019山西中考语文培训研讨会感悟
作为初三的老师,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只觉生活匆匆忙,心头慌慌张.经过一天半紧张的中考培训,老师们个个高屋建瓴,从宏观入手,细处着眼,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小到具体复习方法,让我们忙乱中又能找到几分坦然和踏 ...
-
我大一中第二次调研考试成绩……
啥是调研考试? 高三这一年全市通考共有三次,我们习惯上把春节前的统考称为第一次调研考试,简称一调,春节后3月20日前后的考试称为二调,现在刚考完的就是二调.四月底还有一次,称为三调. 为什么这么多人关 ...
-
2020年第141篇:听李倩老师讲中考试题命制
2020年第141篇:听李倩老师讲中考试题命制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了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李倩老师发表发表于<中国教 ...
-
有人说现在的语文越来越难了,真的吗?有何方法提高语文成绩?
相较前几年,前十几年,语文的确越来越难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也正因为语文越来越难,所以才有"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说法. 老穆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尽 ...
-
新高考八省联考分析会:全国名校名师带您参透新高考!
为充分挖掘.研究1月23-25日新高考八省市适应性联考传递的高考新动向.命题新变化.备考新方向,对比各省市自主命题科目试卷的特色与差异,深入探讨.总结新高考备考策略,促进接下来的"决胜新高考 ...
-
2020年第127篇:中考语文命题的“学生立场”
2020年第127篇:中考语文命题的"学生立场"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金瑞奇老师在<语文学习>2020年第9期发表了<中考语文试卷命制 ...
-
培训手记(五):语文人都应是读书人
面皮白净,戴着眼镜,显得斯文而又儒雅.上唇的髭须,中间稀薄,两侧稠密,配上颔下的一撮山羊胡,活脱脱一副老学究的模样.他端坐在讲席上,未曾开口,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迎面扑来,给人感觉,偌大的教室里都氤氲着 ...
-
来!且听东师语文人清谈【随笔】
2018年5月18日的整个下午,我坐在东北师大附中的学术报告厅里,把思想放逐,倾听着一群东师语文人的清谈. 报告厅正前方的显示屏上,"东北师大附中第四届语文学术年会"像流动的河水, ...
-
(1295)开心的良方(送给所有人)心愿集今天
有人说,要把开心当作一种习惯. 多吃些自己想吃的饭菜,多做些自己想做的闲事,人这一生,总要有松有紧,生活才有滋味.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 主持人采访了一位百岁老人,问道:"您长寿的秘方是什么? ...
-
老语文人的教研之思
老语文人的教研之思 刘友培 按 老语文人刘友培有关语文教研的随思所想,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随着时间的流失,越来越显出其深邃的程度.现贴出来供朋友们阅读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不在于激发 ...
-
盘点 “坑王”诗歌理论//独立语文人杨梦麟//《文学中国》杂志第3期
晏殊做了三十余年的承平宰相,可谓仕途坦荡:然而晏殊以纵横天下的才气开宗立派乃花间词宗主人物:王维晚年半官半隐于辋川别墅,可谓富贵悠然,然而摩诘以妙入云端的禅机纵横捭阖乃是山水诗的宗主风范:纳兰容若生在 ...
-
育种人的心愿:让我们的人民吃得好
如今我国的粮食安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我们还要有能够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高品质食品,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新高度和新要求.比如针对患有肾脏病的人群群体,他们不能过多消化吸收果蛋白,我们就要培育低果蛋 ...
-
语文人的语文情
写在前面: 星辰大海,这是个美丽网名,很有诗意,我从网名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就像星辰里的一颗闪亮的星,就像大海里的一条波纹,一直在闪烁,一直在灵动.这位老师很可爱,可爱到什么程度,一直在思考教学,一直在 ...
-
和网络草根语文人的一次分享
渐新堂 本不知道在教研及培训渠道外,全国还有人在若干年前搞了一个纯民间的语文人的正道语文群,群友遍及全国很多省市.我非常敬重这些不求名不求利默默无闻一心做事的语文人,尽管很忙,一邀请我,立即高兴地答应 ...
-
老语文人实话高考教研及写作
老语文人实话高考教研及写作 渐新堂 近日与一位曾经高校从事古代汉语教学九年省重点名校教高中语文三年又到市任语文教研员十多年的老语文人通过微信聊天,深感一些观点颇有价值,故接连复制对话,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