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热
相关推荐
-
一代名师的学术报国路
2015年,刘家和先生在家中写作.图片选自<丽泽忆往--刘家和口述史> <古代中国与世界> 刘家和 著 编著按: <丽泽忆往--刘家和口述史>一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北 ...
-
黄兴涛:推进中国史与世界史学科融合发展的思考
作者:黄兴涛 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7月26日 第14版) 黄兴涛(图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关于中国史与世界史学科的会通融合,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历史学的大视 ...
-
从“西洋史”到“世界史”:中国世界史学科的演变(下)
从"西洋史"到"世界史":中国世界史学科的演变(下) 王 兴 作者简介:王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邮编100875). 本文来自<历史教学 ...
-
豆瓣9.1的世界史经典,打通你任督二脉
关于世界史的书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网上一搜, 光是豆瓣上就有五百多本各式各样的世界史. 你要是不会选,肯定看得头大. 所以今天,书单狗就给所有人推荐一本读世界史的首选. 不客气地说, 关于世界史的书, ...
-
新文明简史《自序》(2)
二,全球文明进程的历史 有人说,我一直致力于打破旧的年表划分,或曰通过重塑时间轴的方法,来解释世界与中国的文明发展序列,以求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解释.其实,我可能一直试图为解释中国"为何如 ...
-
管彦波 | 百余年来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及当代走向
摘要:自20世纪初完成近代化的转型以来,中国民族史学从搭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框架体系到学科领域的拓展及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中国民族史 ...
-
深化认识历史中的地理因素
去年仲秋时节,收到王培华寄赠其专著<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0月版).该书视角独特,正如郑师渠教授在"序言"中所指出的:对古都北京史的研 ...
-
全球史下看中国——总序
一部以中国史为轴的全球史 以往历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这大大限制了历史学家的眼界.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地说明自身的历史问题.应该把历史现象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加以 ...
-
“英国史”与“和平学”的跨界平衡——刘成教授访谈录(上)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1年第4期 作者:白爽 原文责任编辑:豆艳荣 刘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英国与英联邦国家研究所所长.兼任 ...
-
张广智:春意遍于华林——1961年“史学史热”追忆
作者:张广智 来源:<历史评论>2021年第3期 1961年中国史学界的"史学史热",在"双百"方针指引下,讨论广泛而热烈,葳蕤春意遍于华林,呈现出 ...
-
杨华:跨越、关联、互动——全球史在国内的传播及影响
本文第一作者杨华副教授 摘要 近几十年来,全球史蓬勃发展成为学界热点,国内学界也与全球史研究紧密联结.全球史在早期并未引发国内学界关注,进入21世纪以后,相关学术活动的不断开展,国外著作的翻译出版,学 ...
-
专业篇丨历史学类:吾侪所学关天意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我们呼唤下一个具有命世之才.旷代之识的史学家. 数千年来,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高峰.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著史被认为是天人之际的丰功伟绩,出经入史是对一个传统中国学者的极高称 ...
-
林志纯、周谷城、吴于廑三位学者重视从一手材料开展古典文明研究,共同推动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体系建立,呼吁填补我国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以及西方古典学的空白,他们合作的初衷并不仅仅在于学科建设本身,而是立
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的创建及推动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8-05 13:29作者:张绪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林志纯.周谷城.吴于廑三位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