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从猛虎食, 暮不从野雀栖
相关推荐
-
朱元璋是如何培养太子朱标的?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九月,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出生于太平府陈迪家,二十七岁的朱元璋第一次当父亲,激动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后,马上设立儒学提 ...
-
两任淮南王谋反疑云:父子性格不同却走上相同道路?皆因背负原罪
汉朝早期,出现过三个著名的淮南王,分别是英布.刘长.刘安.这三个人中,英布是异姓王,刘长是刘邦的儿子,刘安是刘邦孙子.英布谋反咱们今天不说,今天只说刘长和刘安这爷俩,他们爷俩一个谋反被汉文帝镇压而死, ...
-
汉景帝缘何没有庙号?只因做错了三件事,谁也不敢给上庙号
汉朝真正的强盛阶段是汉武帝时期,但并不是汉武帝时汉朝突然强大的,而是有一个前面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文景之治.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在楚汉相争中取胜,实现了汉朝对天下的统一.但不得不说,经历秦 ...
-
站在大历史角度看汉景帝的“另类”贡献
作为历史上十分出名的汉文帝和汉武帝之间的一个皇帝,汉景帝在历史上众说纷纭,争议较大.他父亲汉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君,成功稳定汉初政局,开创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是守成帝王的天花板.儿子汉武帝开疆 ...
-
【史智】 古人修身养性的九句经典名言,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史智] 古人修身养性的九句经典名言,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一.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出自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白头归乡种万松,不为别的,只是要等它们长成,好看它 ...
-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是属 ...
-
经方:大半夏汤(朝食暮吐)
大半夏汤 [原文] 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金匮> [经典回顾] 1.胃反 ...
-
读《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2021-04-15 10:46 华人号:中国文化 诗,是一种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 ...
-
倪海厦人纪针灸033(血症,朝食暮吐症,腹膜炎)
治症系列: 七十:血症: 外伤出血,内脏出血(生病后胃里面摩擦穿孔吐血:胃癌,癌细胞破裂出血), 外伤出血:然谷放血,没好,在三毛放血,冲阳脉放血:病人都会醒过来,醒过来如果有痛,常用肩井,足三里,大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三四:如果朝食暮吐,就是西医的胃下垂、胃酸反逆、火烧心 倪海厦经方学堂 昨天
一三四: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关」讲的是脾胃 ...
-
5.15饥厥.伤食.厌食.食亦
5.15饥厥.食厥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低血糖症.倾倒综合征. 辩证论治 一.脾虚气陷证:423补中益气汤 加减. 二.脾胃气虚证:741.黄芪建中汤 加减. 三.胃热阴虚证:678.益胃汤 加 ...
-
【用方】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可用方——大半夏汤
大半夏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15~30g 人参10g 白蜜30g [用法]前2味水煎,汤成去滓,入白蜜和服. [主治]胃反呕吐,心下痞硬,神倦体弱. [证析]本方出自<金匮 ...
-
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和古人描述一模一样
食入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这个方子,临床很好用的.食入即吐,我用的往往是大黄甘草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