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正是一年之中屈指可数的好时候

梁东方

4月21日,不冷不热,温和适中,一切都刚刚好的一天终于到来了。这是一年四季里只春天有几天、秋天有几天的好日子,是人的一生之中其实屈指可数的好日子中的一个。在这个唯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球上,还是有你居住地最适宜的日子,我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说它们是人的一生之中屈指可数的好日子的。少年不知愁滋味,更无心于气候温度;老年渐入迟钝麻木无感,中年经验日渐积累有了对比且感觉丰富,无奈又为人事纠缠,往往错过。所以真正能将每年春秋两季之中这几天不冷不热的好日子感觉到,沐浴到它们的光辉里,感叹、流连、享受的时候,实不多有矣。

在这样的好日子里,人在自然之中,在刚刚形成树荫的林子里,在很多花已经落了还有很多花正在开着的时候,走一走,看一看,呼吸呼吸,便是这个季节里、便是自己的人生中的大享受。它的独一无二,它的可遇不可求,它在漫长的炎炎夏日和冷酷寒冬之间的昙花一现式的短暂存在,本来是人们珍惜还珍惜不过来的好日子;但是因为城市化的建筑封堵了人类的感觉,使人们对一天和另一天、一个季节和另一个季节之间的区别,越来越仅仅归结为穿衣指数这样一种显示在手机屏幕上的数字而已。

所以真正走出来,到至少模拟了自然的河畔林荫中来感受这样的好时候的人,还并非很多;至少目测是和平常偏冷偏热的天气里没有太明显的不同。对于现代城市人来说,只能在假期里偶尔外出,不能每天都置身自然、置身季节,几乎已经是必然的代价;不管是不能来还是不肯来,总之平常来的人除了垂钓者之外,就是老人和孩子了。

而我来往郊外的家的路上,却是正好可以经常这样走一走的。何其幸耶。

柳絮杨絮吹了一河道,水面几乎完全都被它们铺白了。这是这个季节的寻常景象,虽然不过是年年如此今又如此而已,但是也只有每年这个时候才会有,别的时间、别的季节绝对不会有。

这种“绝对不会有”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任何兴趣,没有人对着它们拍照发朋友圈。时光稍纵即逝,大家却都不以为然。在不以为然里,其实每个人也都沐浴在温和柔美的环境状态之中,身心都无比舒适,都是最舒适的时候。

楸树像是叶子上落了一片白色的鸟儿、粉红色的鸟儿一样地开了花,因为鸟儿落得太多,所以风过之处,每一根枝条都会颤动摇摆。两种颜色的花开在两棵并肩而立的楸树上,树干树叶完全一样,只有花朵的颜色不同。这种自然的神奇,让人惊喜,让人觉着不可思议却又是眼前不容置疑的事实。为什么要置疑?只是因为太过美好,不觉着自己的生活里、人类的视域之中还有出现这样的妙不可言的美景的可能。楸树花开的感觉,是喜出望外的,因为从个人经验出发,以前没有期待,没有想象;骤然看到如此的美,让人怎能不沉醉。

楸树的叶子类似泡桐,但是比泡桐要小巧雅致;树形一般也不是很大,没有泡桐那么常见。和泡桐在几乎还没有叶子的时候就开始开花不一样,楸树是在叶子不大不小的时候开的花,是在别的草花和灌木的花朵大多都已经落了以后开的花,是在谷雨之后春末的时光里开的花。

楸树花开,意味着最温和适中的日子已经到来,意味着夏天已经不远,意味着繁盛的春事正在落幕。然而这样的落幕以包括楸树、洋槐树、构树等等乔木花朵为主体,便一点也不显得潦草,甚至还很有美不胜收的压轴大戏的意味。

柳絮杨花挂在刚刚萌生嫩叶、刚刚吐出穗子的构树上,像是未老先衰地长了白须,直到发现了幸好没有挂上白须的构树才明白,这些白须不是构树自己的。

构树这种除了夏天的时候看见它极其特殊的红色花朵抑或果实的时候,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注意到这是构树之外,别的时候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印象的。那种既是花朵也是果实的红色落到地上以后便像是一滩泥一样不易去除的样子,使人不得不小心地绕行,生怕沾到脚底上;也许正是这样的不便使人对它们没有什么好感,也是这样的不便让人们记住了它。

构树和核桃树很像的长毛毛在春末的时候才刚刚吐穗出来,而整个树冠还几乎是光秃秃的,让人以为它们是些没有能熬过刚刚过去的冬天的死树。它们的迟钝和晚行,与钢枝铁骨的枣树有一拼;不到昼夜温差缩小到一定程度,不到白天不冷不热的好时候就断然不会发芽。

四月中旬一到,尽管也还有些植被没有开花,但是已经开了花的,大多数都已经进入了朱颜辞镜花辞树的阶段。树叶增大加厚,树荫形成与阳光的灼热程度几乎同步的匝地景观,让人可以分明地体会到树林刚刚形成大面积的阴凉的时候的那种惊喜。

不管是什么树,大家都站在一起形成林子,形成林子之间的阴翳的时候,就让人觉着叶影扶疏,正可抵御逐渐强烈起来的天光,容人一片怡然的天地。时序在这样不冷不热一切刚刚好的时候,能走在这样由各种各样的树木形成的林子的阴翳中,这不是人生的极致又是什么呢!

所谓诗和远方从来不只在远方,如果说是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点费解、有点因为不直观而不容易达成的话,那这样在好季节的郊野之中便是可感可见的切实存在了。

我坐在这样的树林路边的长椅上看着手机上刚刚拍的照片,突然电动车一闪,一个女孩从我面前快速通过的同时,摆了摆手微笑着说叔叔好,我几乎没有任何迟滞地立刻就也挥了挥手,同时说你好。

她笑着点了点头,一瞬间就远去了;林间的荫翳中,一派望之不尽的怡然。

(0)

相关推荐

  • 鸡冠刺桐,总是记不住你的名字。

    一朵鸡冠刺桐落了下来,掉进了树下的杜鹃花间,远远看去,以为是杜鹃花开了新品种.(见上图

  • 念桐花

    清明时节,一候桐花. 可是街道两旁,都是妖娆的西府海棠,美艳异常,是"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天与妖娆缀作花,更于枝上散余霞"的贵府妙人,公交车停下, ...

  • 桐树花香韵味长

    早年郑州市满大街的行道树都是泡桐,或者称为法国梧桐,应该说大家对桐树都不陌生.桐树是一种生长快易成活的植物,当年焦裕禄在兰考大力种植泡桐,兼顾治沙.绿化与经济价值,就是基于桐树这个特征,郑州市选择桐树 ...

  • 泡桐花开春已深

    翘首企盼,盼春暖花开! 桃红,梨白,菜花黄,玉兰紫.那是属于时序的盛时,是属于时光的锦年. 美好的东西美则美矣,却往往失之以短暂.仿佛昨天才看到枝头摇曳,转天便是花消玉损,让人徒生伤悲.席慕容说,&q ...

  • 《北方有颗树》:对于自然,除了冠名它以神奇,我想不出别的词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700/3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877天 你留意过春天第一朵绽开的花,树上第一枚绽开的绿芽吗? 身处这繁华的城市,楼阁之间,衣食无忧,可仍会有困囿之感,一种说 ...

  • 那棵树长在我必经的路旁

    校园的树 文/橙子 每天到学校上班,一般会对叽叽喳喳的学生多看几眼,映入眼帘的都是他们活泼快乐的身影.虽然学校有很多树,却也只是眼角余光瞥到一点它们的变化:或者开花了,或者落叶了-- 偶尔一天到校晚一 ...

  • 郊外的家:窗外的麦田时间

    梁东方 每天都会不由自主地专门拿出一段时间坐到窗前,俯瞰窗外的麦田. 这是属于我的人生享受,是属于我自己的休闲时间.这样独特的休闲.如今大概已经是城乡之间大多数居所都不具备条件的了.窗下就是麦田,是广 ...

  • 郊外的家:雾里看花

    梁东方 人们都知道甚至都唱过那首著名的歌<雾里看花>,记得住其中不无谐趣的快节奏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不过,人们通常只是在其情感意义.社会意义.象征意义上去做不加 ...

  • 郊外的家:记一场雨

    梁东方 在七月底最为闷热的日子里,郊外的家自我调节功能的极限已过,昼夜温差已经不足以适时地给人带来清凉的舒适,无论昼夜,几乎一如既往的闷热让人对气温并不敏感,这时候主要是湿热对人的折磨了.而对于这种源 ...

  • 郊外的家:早春时候,最适合读书的位置

    梁东方 在屋子里的各个不同位置放着不同的书,这些书的共同点是都在读而且都读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的表现就是读着读着时时可以停下来,在小本上写下点有关无关的什么. 这样一来,在屋子里的任何位置都可以随手抓 ...

  • 郊外的家:回到郊外的家

    梁东方 整整三个月以后,又回到了郊外的家.拜地球变暖所赐,气温回升迅速,这个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 还在楼下就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放下车子,急急地向楼上走:安静依旧:打开门,开阔依旧,两侧通透的 ...

  • 郊外的家:葡萄园

    梁东方 立春时节,再次开始了新的轮回. 在寒凉之中明显可以分辨出来的温煦气息里,不禁顺着春夏秋冬的经验向未来的日子里看出去很远,想到了六月里的葡萄园. 六月的葡萄园,因为周围面积广大的麦地的金黄而呈现 ...

  • 郊外的家:村口买桃

    梁东方 说是村口,其实距离村口已经相当远,需要穿过高速公路的涵洞才能到. 即便对于本村来说,这么个远离尘嚣的位置,也已经少有人经常能到.只有我这样每天出去上班的人才会不断地从那里往还. 桃园也是有篱笆 ...

  • 郊外的家:冬天来了,搬离郊外的家

    梁东方 夏虫不可语以冰,但是我们很多人其实是拒绝不是夏虫的自己也去感受冰的.冬天的感受,被冻得难受的感觉,熬过漫漫寒夜的过程,一般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不愿意去体验.在保暖无虞的情况下偶然瞥上一眼,玩玩雪 ...

  • 郊外的家:不愿意回到城里去

    梁东方 下午六点半离开单位,走最近的路,骑车一个多小时到郊外的家.尽管天黑了,还很远,但是还是回来,回来感觉最好.两天没有在家就有一种久违了一般的喜悦.在这个能看见夜色笼罩大地,能看见山顶上的灯光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