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1920年海原大地震中的会宁大沟灾情记略 || 作者 杨海川
相关推荐
-
石舒清《地动》:一场20世纪中国最强烈的地震,一个地区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舒清 最新力作 <地动> 石舒清/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2月 整整一百年前,中国西北发生了一次里氏8.5级强烈地震,史称"海原大地震" ...
-
新影纪录片(1976年):英雄战震灾(唐山大地震)
新影纪录片(1976年):英雄战震灾(唐山大地震)
-
会宁作家长篇小说中的会宁百年大地震
编者按:2020年农历十一月初七是民国九年海原大地震百年纪念日.特摘发王维德先生的长篇小说<陇上人家>第一章,真实地再现当年震惊中外的这一人类灾难,以示纪念. 陇上人家 第一章 ...
-
世纪劫难——海原1920
海原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之六盘山西北麓,属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区:位于阿拉善地块以南.青藏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交接部位,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最重要的一条第四纪左旋走滑断层带,是地震灾害的多发. ...
-
海原地震:每有大震来临都会通知人类,只是人类不注意听讲而已
老羊铲史 老羊铲史 昨天 2020年12月16日,承德市双桥区半壁山上有石块落下,有热心市民把视频发给承德新闻网,提醒过往人员和车辆注意安全,同时也通报有关部门,引起他们的注意.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 ...
-
13年过去了,那些汶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现在都怎么样了?
作者:王耳朵先生 来源:王耳朵先生(ID:jwymm666)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缅怀死者,怜悯生者,便是活着的意义. 兹心微信号是:cihu ...
-
又是5·12,13年前汶川大地震中被救的那群孩子,后来都做了同一件事……
王耳朵先生 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我是王耳朵,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40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布呐呐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这是一个 ...
-
汶川大地震中最感人的乞丐,四次捐了185元,后来过得怎样?
不知不觉中,距离那场深深印在人们脑海中的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二年了,现在回忆起当时灾区惨烈的景象,大家应该也还忍不住在心中默默为那些在灾难中去世的同胞默哀.一场地震给国家带来了数不尽的经济损失,使得无 ...
-
王兰民:1920 年海原大地震震害特征与启示
本文刊登于<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6期: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专刊,作者:王兰民等. 作者简介 王兰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 ...
-
23岁那年,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
23岁那年,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却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最美舞者. 当家庭.婚姻.死亡的打击接踵而来,她弱小身躯里散发出来的,却是无与伦比巨大的能量. 她,就是电影<情深约定>的 ...
-
【108】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杨海昕作品
母亲的手 杨海昕(甘肃) 半夜醒来,我突然想哭. 我睡在母亲的房间里,我是被冻醒的,我的脸冰冰的,鼻子酸酸的,头发都是冰凉的,有种三九天赶路人地感觉. 我自认为自己很孝顺,我发现,我错了. 2007年 ...
-
夕阳给整个大地镀上了一层暖色。(作者:J...
夕阳给整个大地镀上了一层暖色.(作者:Javid Tabatabaei)#水彩# #风光# #色彩# #艺术# #插画#
-
【“祖国颂”征文比赛:24号作品】风雨过后是彩虹般的绚丽||杨嘉慧
风雨过后是彩虹般的绚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徐闻中学高一三班 杨嘉慧 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眺望,在风雨后绚丽的彩虹的映射下,我们看到一个巨人的诞生. 中国,我们的 ...
-
知见诗社 |《离开大地,哪来生命的风景》——作者:张柏华,诵读:万诗敏
配图画家:徐静蕾 ▾ 点击收听 ▾ 离开大地,哪来生命的风景 作者:张柏华 诵读:万诗敏 怎敢相信,一棵构树 隔着地,奇怪地长在 砖墙的半腰间,不粗壮 倒粗放,枝繁叶茂 子孙满堂,正开着美味的 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