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桂枝汤证
相关推荐
-
读书学习笔记之《中医十大类方》(6)石膏类方
今天学习石膏类方. 石膏证 1.烦渴喜饮: 2.恶热多汗: 3.舌面干燥: 4.脉洪大.浮滑. 白虎汤证 1.大量出汗,伴高热或恶热: 2.渴感强烈,烦躁: 3.脉浮滑或洪大而数,口干舌燥. ...
-
几毛钱治好了老乡,但老中医却深刻反省,此中缘由令人深思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桂枝大黄汤临床医案解析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第76篇原创文章 今天读到两则医案.一则是<经方实验录>老中医活用白虎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2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二)
伤寒论第26条辨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个条辨的意思就是说,服了桂枝汤后,出很多的汗,病人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症状的,为邪传阳明, ...
-
《经方实验录》白虎加桂枝汤证
余二十五岁时,能读医书,而尚不善于治病.随表兄陈尚白买舟赴南京,应秋试.陈夫妇同宿中舱,余宿前舱.天方溽暑,骄阳如炽.舟泊无锡,陈夫妇相偕登陆,赴浴惠泉,嘱余守舱中.余汗出浃背,又不便易衣,令其自干. ...
-
白虎加桂枝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7.2)---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7.2 白虎加桂枝汤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这个身无寒但热正是说瘅疟,是照着内经上说的话,它不是先热后寒啊.所以仲景说这个温疟与内经所说瘅疟相同的,他没有再有瘅疟之说了,所 ...
-
妇科证治经方心裁(2)白虎汤(附: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漏下、交接出血
二.白虎汤(附: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 1.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伤寒论>(176) 注:上文的"表有热,里有寒"历来注家多认 ...
-
经方72: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证见有气上冲、恶风多汗、骨节
白虎汤用药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之疟病篇,为经典的治疗温疟病之专方. 其用药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枝去皮,三两. 右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 ...
-
【每日一案】甘姜苓术汤证患者这个病号是王...
[每日一案]甘姜苓术汤证患者 这个病号是王某,女,53岁,通过问诊得知,患者腰痛,遇寒加重,遇热减轻,劳累后加重腰痛,腰部有发凉的感觉,喜欢喝热水,三年前,曾经因腰间盘突出做过腰椎微创手术,西医检查现 ...
-
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弱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1.纲领证 3.栀子豉汤证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 ...
-
血府逐瘀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血府逐瘀汤证 [渊源] <医林改错>. [病机]瘀血内阻胸部. [汤证脉症] 主症:胸痛,痛有定处. 副症: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13讲:什么“疟”,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内容提要:1.通过<黄帝内经>和<三指禅>讨论了什么是"疟":2.讲解<伤寒论>条文6.24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胜昔,网名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