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频繁出现藩王武装造反的事情,而清朝王爷就安分守己呢
相关推荐
-
皇位只有一个,想夺皇位的不止一人,古代皇帝如何防止王爷造反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 公众号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4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钟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什么东西最诱人?当然是皇位了 ...
-
由易到难,朱允炆岁削五藩:从汉王到汉庶人;朱棣次子朱高煦之死
作者:史遇春 在之前的篇章之中,已经清楚讲说: 建文帝朱允炆削除藩国,是不能不做的事情. 除之前分析论述而外,这里,再摘取点滴史料,作为参考: 一.明·姜清<姜氏秘史>卷一: " ...
-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为何他的9个儿子,没有学朱棣起兵呢
绝对是忽必烈把朱元璋给坑了,因为这两个人的情况太相似了.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本来也打算把皇位传给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结果真金这哥们不给力,没熬到忽必烈去世,自己先走了. 为此忽必烈索性把皇位传给了真金的 ...
-
胖皇朱高炽的艰难立储之路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第三位储君,也是第一位成功上位的太子,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很幸运.朱高炽之前的明朝三位皇帝的皇位得来都很戏剧性,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在元末天下大乱中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其后 ...
-
永乐仁宣(三四)解缙一度被重用为内阁首辅,为何最终被朱棣处死
解缙与后来的徐渭.杨慎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他的才名在中国的古代史中也颇有影响力.不仅如此,他还是永乐盛世中文化繁荣的代表人物,他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图书集成的一座丰碑.解缙在政 ...
-
明朝封地洛阳藩王,有一个净干坏事谥号“厉王”,还有个最享福的福王
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建国号大明.公元1370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这一制度被明朝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明太祖在全国各地封了包括自己二十 ...
-
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什么再也没有明朝藩王造反获得成功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仅4年,却开启了明朝初年削藩的政治举措.洪武三十一年,周.代.湘.齐.山民王皆降为庶人.召辽王还京师,削去宁王朱权护卫.朱允炆削藩引发诸王不满,给燕王朱棣以可趁机制,终于导致了靖难之役 ...
-
明朝皇帝藩王世系传承一览表
[明][南明]公元1368年--1644年,共276年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后迁京师(今北京)朱明皇族世系表朱仲八┬朱六二│├朱十二│└德祖朱伯六┬│朱四五│└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寿春王朱 ...
-
为什么说藩王吃垮了大明朝?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深感无力回天的崇祯帝就携带者一根草绳在北京城后的煤山上上吊自缢,最终享国276年的大明王朝至此灭亡. 要说明朝灭亡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一个是因为明末的党争,东林党以及 ...
-
朱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一个“运气爆棚”的男人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屡见不鲜,成功的几乎没有,在中央政府的强势镇压下,都逃不过失败的命运, 汉朝的七国之战,西晋的八王之乱,都差点儿颠覆了政权,还差那么一点儿, 历史上藩王造反成功夺得帝位的就只有一 ...
-
靖难之役朱棣对抗朱允炆时,明朝其他藩王在做什么,只有两个行为
明朝建立后,一改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实行了一种与汉朝类似的政治制度,这就是:郡县制+分封制并存的局面,但是与汉朝又有所不同,因为明朝分封制之下的诸侯王主要是分封在边境地区,用来阻挡外族入侵的,尤其是蒙 ...
-
明朝的藩王制度副作用如此之大,为何没有人废除此制度
明朝的藩王制度开辟之初,是为了巩固帝国的防御.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基于他自己的观念,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肯定要比外人靠得住,所以想到了让儿子替自己守江山的办法.明朝分封藩王的制度,与汉朝和西晋的分封制度相似 ...
-
西安明朝藩王 秦宣王 朱怀埢陵
年前在单位没事.一边喝着茶,随手翻看着当天的报纸.突然看到一册报道,西安明秦藩王墓破坏严重的报道.怎么???西安还有明十三陵?十三陵不是在北京吗??????我赶快把报纸收好.也不给单位的同事看了.下班 ...
-
西安明朝藩王 秦愍王 朱樉墓
朱樉是朱元璋的次子.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一月生,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十一年(1378年)五月初四就藩西安.洪武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因朱樉在朱姓诸王中最年长,授为宗人令.洪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