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测验频率、即时反馈,该工具应成为教师教学课程的一部分

教师的测验频率、即时反馈,该工具应成为教师教学课程的一部分。

共识仅仅是靠亲身经历来成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上第二种成长方式,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如果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利用那些曾被经历过的东西,拿来帮助你走得更远。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现在发生的,过去早已发生,将来还会发生。

不要觉得你的经历很独特,你的发现无人知晓。其实前人早已经历过,一模一样,反反复复。因为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这也正是历史的价值。

使用人类所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乔布斯

知行合一,方能大成。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一年前,一次教师会议上的对话激起了Marcus Crede的兴趣。爱荷华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一位高级教师说,他相信频繁的测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材料。心理学副教授克雷德(Crede)表示怀疑。他决定深入研究并对现有研究进行元分析。他最后的发现确实令他惊讶。

研究

Crede与心理学研究生Sotola联手,分析了过往研究中的数据,这些研究涉及将近8000名学生的52个班级,主要是大学课程,以确定经常进行测验是否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将测验定义为至少每周一次的对学习材料进行的低风险考核。

Crede强调说,这项研究并未采取严格实验,其中一些学生被随机分配了测验条件,而另一些则没有。但是,结果表明,频繁的测验和学生的成绩之间可能存在紧密的联系

一些惊喜

Crede和Sotola发现,当每周至少一次对学生进行测验时,他们在中期和期末考试中的表现往往会比不参加考试的班级更好。他们还发现,经常参加测验的学生考试失败的可能性更低,尤其是课业有难度的情况下。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是,测验帮助降低了班级的未通过率。"

即使测验仅对学生应试的能力产生适度影响,Sotola也表示,该工具应成为教师教学课程的一部分。

测验频率外,似乎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教师的即时反馈。此外,Crede和Sotola说,与选择题相比,要求学生以书面回答的测验被证明更有利于他们对课堂材料的理解

“再说一次,我们只有大约1000名学生的数据,但结果确实非常引人注目。值得大家尝试一下

(你昨天讲:刘老师在课堂中大量刷题是有一定道理的)

测验次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关于测验频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人们已经就好几个方面的题材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量的研究认为,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测验次数增加的结果。

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是教育评价中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同的评价使用不同的测验。中小学常用的教育评价有两种分类系统:一,按照所参照的标准可以分为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两种。绝对评价参照的标准是建立在评价对象所在的团体之外的客观指标。在教学中,一般以教学目标作为标准来评价学 生学习的好坏。相对评价参照的标准是建立在评价对象所在团体中的。主要是全体参加评价的对象之间相互比高低。服从于上述两类评价的测量工具分别是目的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二,按照评价的目的可以分为诊断型评价、形成型评价与总结型评价三种。对应的测量工具分别是诊断型测验、形成型测验与总结型 测验。根据以上两种分类系统,我们把中小学常用的测验归纳、整理如下表:

以作者的工作经验来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以目标参照测验与绝对评价为主。目标参照经验不仅可以提供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而且主要提供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质量对学生而言,它提倡学生与自己应该达到目标之间比差距,而不是与别人比差距,可以减少学生 因竞争而造成的测验焦虑与学习负担,主动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提高学习积极 对教师而言,教师借此获得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 历程、学习特点、学习困难等信息,及时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控制教学过程, 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测验是不可缺少的。

在此结论上进一步探讨目标参照测验之单元测验次数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通过对同一年级三个班级(a班,b班,c班)的物理课做了试验。试验 有两个前提,其一是入学后编班是随机的,学生被任意地安排在某一个教学班中, 而不是按入学成绩的高低编班,亦即这三个班的学生能力水平和物理入学成绩是 无显著差异的,其二是三个班的教材和物理教师是相同的。 试验的要求是对b 班和c班一学期每一星期做一次测验,而对a班一学期共做五次测验,然后比较同 一年级的三个班之间的总结型测验(期末考试)的成绩。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发现,在假设在95%的置信度下,一个学期中教学测验次数对学期成绩是有影响的,测验次数多的班级学生比测验次数少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好。

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当某一章或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一次测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是否测验的次数越多越好呢?当然,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