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辞:多怀屈子离骚赋,滴墨不言浙皖人。
相关推荐
-
自知之明 || 文:张艳红
自知之明 文:张艳红 面对朋友们善意的谎言,表面的恭维 还有老铁的直言相告,有时的口是心非 但我有自知之明,跟哪些"家"怎能相提并论 他们是万人仰视的高山 我是人们脚下的一粒尘土 ...
-
2020绍兴端午诗会诗歌专辑(2)
2020绍兴端午诗会诗歌专辑(2) 名 录 (1)张德强.东方浩.清 岚.美丽的奇迹.何海玲.百合凌波.静若夏柳.浅韵凝.陈丹颖.黑 麒.恬 露.小 语.韩 冰.月色祥和.赪 春.马叔平 ...
-
刘永短诗十首
刘永短诗十首 微醉 中午战友小聚 兄弟情深 微醉 2021.5.18 背影 昨天公交站点 猛然间发现了 一青葱靓丽的长发姑娘 穿了一件漂亮上衣 后背上写上了四个大字 "有劲青年 &quo ...
-
苞蕾 || 童坤其
苞蕾 作者: 童坤其 世人皆爱花草树木, 尤其花朵, 以为怒放时最可爱, 好像接近完美. 我不同, 以花蕾最感兴趣. 我爱含苞欲放, 正在开启的想象感觉, 我爱纯, 我爱洁. 花蕾像不谙世事的小女孩, ...
-
试写三行诗(五首)|| 老树昏鸦
试写三行诗(五首) 老树昏鸦 新时代 <离骚>伴着汨罗流淌了二千年 站在河边 看到你写的新诗一龙船 雾中 在茫茫迷雾中 不必刻意去探寻 也许那儿什么都没有 过去 人生是单行线 路愈 ...
-
普爱 || 童坤其
普爱 童坤其 普爱, 是一个人的上乘心态. 包括盼望, 舍己, 奉献. 对事,物,人,世界的怡乐,接受. 真正的良善,是最为美丽的: 高尚的情操,是不求回报的. 心灵美丽,孤芳自赏,自娱自乐: ...
-
脚 艺 || •冰泉•
脚 艺 ·冰泉· 一页页隽永的钢笔字 一幅幅精美的刺绣画 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串珠 诗一般的画面 陶醉了人们的视线 丰都农村姑娘代平英 先天双臂高位失缺 她不白来人间一趟 不向残酷的命运低头 用脚证明 ...
-
诗语520(二)
诗语520(二) 说说520 文:我心潇酒 520是美好的 是被祝福的 也是一种宣言 是被人爱 或是我爱人的 以前,没有这个日子 爱是藏在心里的 现在,有了这个日子 爱变成了口边 这奇葩的花开出了耀眼 ...
-
绍兴诗刊/孟甲龙的诗
过故人庄(八首) 孟甲龙 一 黄土岭温顺,抚慰着春江花月 风乍起,吹皱一根白骨的风云录,秋蝉顺势而为 使得晓月残星碎成养料 铺满故乡的每一隅 若非群山垂眸 我依旧不 ...
-
端午近夜读屈子有怀
端午近夜读屈子有怀 作者:问川先生 序 言 余于龆年,曾纵身急流,幸得救还.问何故,答曰"问川",时人哂之,因以为号.及负笈从师,最喜屈子文章,读<怀沙赋>,胸怀每为之 ...
-
【榜上诗家】熊宗兴||一曲离骚怀屈子,千年米粽祭端阳。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熊宗兴,网名:熊焰.湖北广水市人,退休公务员.爱好文学创作,喜以诗词娱晚情.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市诗联学会副会长.作品散于各报纸杂 ...
-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 贾焕文】原创//七律.端午怀屈子
2019第161期 总第775期 七律.端午怀屈子 志存高远奈天何, 丹陛亲疏狐鼠多. 欲为庙堂修美政, 焉知朽国已沉疴. 龙舟竞渡追忠直, 米粽江抛仰峻峨. 忌日须当诵兰杜 ...
-
《端午怀屈子》 [七律(平水韵)]
石破天惊震衡楚, 诗坛鼻祖上歌台. 声声浪漫离骚诞, 处处象征香草栽. 韵入新潮成绝作, 花开辞赋出英才. 一生含笑冲奸佞, 毛誉平公执匕来. 注: 诗坛鼻祖: 指屈原被誉为"中华诗祖&qu ...
-
[七律]端阳怀屈子
醉了那枝梅 2021-06-12 09:34 关注 高伟权 耿耿丹心贯楚川,漫漫求索问长天. 滋兰树蕙终遗恨,怀瑾握瑜何嫉贤? 惟记千秋凝节气,总随万众起龙船. 声声鼓响今犹烈,尽报神州已焕然!
-
【榜上诗家】王进甫||竞渡龙舟怀屈子,吹弹唢呐祭贤良。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王进甫,网名难得糊涂,河南省郏县人.毕业于许昌师范学院,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本人喜欢古典诗词的阅读和写作,系平顶山市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老年日报 ...
-
静赏流云:端午节怀屈子
端午节怀屈子 作者:静赏流云 江水横琴奏九歌, 招魂钩月照流波, 可怜一缕忠贞意, 千古犹然绕汨罗. 关于点赞: 朋友您好!请你看完文章后在最下端<在看>上点一下,增加阅读人数, ...
-
推荐|万怀玉:重午怀屈子
重午怀屈子 作者|万怀玉 四海同胞度正阳(注1), 龙舟糯粽艾蒲黄(注2). 千年节俗怀诗祖, 绝世高行日月光. (注1:正阳节即端午节的别称.注2即艾蒿蒲草雄黄酒)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一一祭诗祖 ...
-
《奇石赋》典故十:屈子怀之沉江
屈子怀之沉江 奇 石 赋 每逢端午节,我国民间各地均有划龙舟的风俗,其中尤以江南各地为甚,此风俗正是源自"屈子怀之沉江"一典,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悲国忧民,在汨罗江抱石投江自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