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城老街之中山街

安陆水易居,汇聚好文章。人人可发表,只要是原创。何不试一试?佳作共欣赏。点击标题下蓝字“安陆水易居”关注。投稿微信syj620325、QQ335831346。

郧城老街之中山街

何方

中山街    图片摘自王新华的微信公众号

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或几条属于它的老街老巷,就像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印记,如果城市有生命,那么老街就是它的记忆。

中山街,三条石    视频录制:水易居

郧城安陆历史悠久,历经千年蜕变,现如今已是一座奋飞中的绿色园林城市。开发中的美丽东城区,即将华丽登场的河西新城区,它们都将成为安陆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由于老城区内那些老街都属于政府保护性建筑群,所以它值得我们去善待。翻开安陆那一条条老街的历史,都是一段往事,那些老街小巷,曾经繁华的德安府演变成现在的清凉,这些老街是安陆历史的烙印,是安陆若干代人根的所在。今天的人们留恋这些老街,还是因为他的亲民,安静,穿行在这些老街里,不用担心自己穿的不够正式,妆容是否齐整,边走边看那些老房子,曾经的老店铺,仿佛是连时光也慢了下来。

中山街   摄影:水易居

老城区最有代表性的老街就要数中山街了。中山街名称的由来:民国以前的中山街叫做东门内正街,1937年的民国政府为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将东门内正街改名为中山街,1948年中原解放军解放了安陆城,然后安陆城划分为:埠城镇、紫金镇、府河镇、中山镇四个镇,后来合称为城关镇,也就是今天的府城办事处。为纪念安陆城解放,人民政府将北门河街改名为解放街,中山街改名为胜利街,西门河街改名为和平街,南大街改名为前进街。胜利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因为两岸三通政策落实,为方便那些台胞回乡探亲访友,政府部门决定恢复原来的地名,所以就又将胜利街改名为中山街一直沿用至今天。

中山街   摄影:水易居

中山街对于乡下出身的我来说,其实并无过多交集,只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上县城时才知道了这条街道。那时候,清一色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阳光被两旁的以木质小楼为主的房子挡去大半,走在被人们脚板磨得高低不平的青石板上,给人一种幽深、漫长的厚重感。中山街和前进街、解放街都是安陆的传统老街,以前的中山街可是隐藏着众多老传统味道。中山街正街的长度并不算长,总共也只有大几百米吧?可是,穿插在中山街正街里的巷子却有好多条,如付家一巷、付家二巷、德安东巷、隔着龙门路(广场街)的东城一巷、东城二巷以及隔着德安中路的上玉石街,下玉石街,三皇庙,马坊街,鲜鱼巷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山街的生态系统。上世纪80、90年代,中山街的商业生态系统还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当年,走在中山街,街道两边挤满了各式店铺门面。这些店铺的规模都不算大,但种类齐全。有中山街45号的中山沙发厂、香烛铺、制称铺、茶馆、各种早餐摊点、照相馆、文具店、自行车修理店、理发店、服装店、牙科诊所、喜庆用品店、糕面铺、篾货铺、鞋铺等等各种杂货店……上玉石街还有一所紫金路小学(二小),附近还有一所德安中学(城关镇中学)。为中山街增添了一些人文氛围。许多老城关人从小就穿行在中山街上,闻着回民(人民食堂)餐馆里散发出的阵阵香味,一晃就长大了,回首恍若隔世。遗憾的是,后来回民餐馆风光不再,逐渐消失了。它的原址变成了单元楼,只保留了一个卖牛肉的门面。

付家巷   视频录制:水易居

在中山街的东入口处,以前都是加工黄金首饰的摊位,后来大型黄金珠宝店的出现,让这些加工师傅们都被淘汰了。正对付家二巷巷子口有一家余记炸货铺,以前的女主人姓汪,汪师傅有一手做油炸食品的好手艺。余家有两子一女,余家老大原本是一个油漆工,后来他也跟他母亲学做炸货手艺,就在他们家门口摆摊卖炸货,因为手艺好,许多宾馆,烧烤夜市摊都在他们家拿货,余家老二则在五七二号门那摆摊卖炸货,余家小姑娘结婚后一直都在三O九做炸货卖。真是百艺好藏身啊。其实说到吃,过德安中路进入中山街西段,进口处还有一个万氏烧饼摊,手艺也不错,这些年来生意特好,他们家烧饼摊对面那个早餐店生意感觉还不错。旁边的那些卖喜糖,喜饼,油面的店有好些年头了,我结婚的时候就是在这里买的喜庆用品。再往前经过三皇庙和上玉石街交汇处路口,就到了以前的老城关镇粮店和老城关镇医院旧址,城关镇医院旁边有一个双眼井,后来粮店和医院都被拆迁了,唯有那双眼井作为历史的见证被留下来了。

万氏烧饼    视频录制:水易居

现在中山街最出名的就要数那些众多的按摩店了,有正常人开的针炙按摩店,也有残疾人开的推拿按摩店,这里每天早上会有一个露水集市,在那些旧壁残垣的门洞前面人们买卖各种蔬菜水果,以前这边麻将馆开的蛮多,成天都有男男女女吆五喝六从四面八方汇过来打麻将,遇到接送孩子上学的高峰期,亦会出现车水马龙的场面。每当逛这些老街,就会勾起我儿时的回忆,回忆起那时母亲带我上县城购物,然后去回民餐馆吃回锅肉的场面,好像还有一次也是购物的时候,我们还去五七棉纺厂对面的中山餐厅吃过一次大杂烩菜。感恩岁月长河中的那些点滴瞬间。过去的回民餐馆旧址对于老一代城关镇人来说,是这些老街在诉说着他们过去的记忆。对于新城市人来说,这些老街上的风土民情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如此一条风尘中的老街,众多高楼已把它挤入城市一角,无声无息。也许不久的将来它也会消失,时代总是滚滚向前,那些老街里的故事终会淡忘,无处找寻。盼着它能留下,这是老安陆城关镇几代人的记忆,把它修缮,让它重生,让历史的基因传递下去,中山街,期待我们后会有期。

中山街转角    摄影:水易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