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笔记(修改版) 自序、诗歌笔记一——十
相关推荐
-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21 文体常识(二)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21 文体常识(二)
-
骏言说诗:格律知识入门篇(1)“旧体诗”和“古体诗”同义吗?
作者:诗道骏言 前言 骏言玩头条,本意是从文化角度趣解唐诗的,写这类文章轻松愉快,我很喜欢做.但是,费劲写出的正经文章,阅读量并不理想.相反,写点儿鸡毛蒜皮的小段文字,反而火爆.这就是头条平台的客观现 ...
-
旧体诗的近体与古体一席谈[读书扎记]
--探讨古典旧体古风诗怎样"安身立命"? 陈迅工 [20150825] 序 言 众所周知,格律近体诗规定十分严格,让包括敝人在内的,许多古典旧体诗爱好者望而生畏,于是退而求其次 ...
-
文学笔记(修改版) 诗歌笔记十一——二十
十一 我写旧体诗以来,很多朋友问过我什么是平仄.我说,这个其实很简单.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声,阴平.阳平是平声,上[shǎnɡ]声.去声是仄声.说得更通俗一点,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
-
文学笔记(修改版) 诗歌笔记二十一——三十
二十一 大学时,我们有个老教授熊清元先生,他教我们古代文学.有一次讲到陶渊明的<读〈山海经〉>,里面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句子.鲁迅 ...
-
文学笔记(修改版)散文笔记十一——二十
十一 诸葛亮的<出师表>被看作古代散文的经典,一般都认为它写得催人泪下,字里行间体现了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可是,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我本人也感觉不能仅从字面上去解读这篇文章. < ...
-
文学笔记(修改版) 散文笔记 二十一——三十
二十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现当代文学中有散文诗,也是边缘性文体.于是,有人说,赋就是古代的散文诗.可是,我想说,这样的说法是很牵强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赋在形式上就同时有诗歌 ...
-
文学笔记(修改版) 散文笔记四十一——五十
四十一 刘海粟写过一篇<漫论郁达夫>,这篇散文饱含深情地回忆了郁达夫光辉的一生.刘海粟指出,郁达夫是爱国的,从他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来.但是爱国不等于白璧无瑕,可是和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相比, ...
-
文学笔记(修改版)散文笔记 五十一——五十六
五十一 高尔基有一篇散文诗<海燕>,里面提到了企鹅.当时,我有一个困惑,企鹅不是南极才有的动物吗?俄国在北半球,那里怎么会有企鹅呢? 其实,俄国曾经有过一种大企鹅,但在高尔基的时代早已灭绝 ...
-
文学笔记(修改版) 小说笔记 一——十
一 "小说"这个词最早出自<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曹聚仁为章炳麟整理的<国学概论>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都是这么说的 ...
-
文学笔记(修改版) 小说笔记 十一——二十
十一 <三国演义>中写董卓死后,蔡邕因为哀叹,结果被王允杀了,有一首诗说:"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后两句纯属胡说八道.诸葛亮 ...
-
文学笔记(修改版) 小说笔记 二十一——三十
二十一 几年前,我看到有人为科举制度招魂.他们说我们不要受蒲松龄.吴敬梓的影响,这两个人都是科举仕途不如意,所以才在小说中讽刺科举制度.我想说,这纯属胡说八道. 我们不能不承认,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历史上 ...
-
文学笔记(修改版)小说笔记 三十一——四十
三十一 巴金的<家春秋>里面,觉新这个人可以说是大孝子,处处忍让,不与人相争.结果怎么样呢?父亲死后,受尽族人的欺负.他的妻子.儿子等亲人都死了.看到同辈人被迫和不喜欢的人结婚,他不去想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