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桩练习的三个阶段

不管我们练什么功,都要明确练功的层次。这样功夫才长的快,少走弯路。你属于哪个层次,应该从哪个层次开始。特别要注意的是:该静的要静,一定的要静;该慢的一定要慢,该快的一定要快。练功时要意形相合的去修去练,不要光学心法而不注形。

第一阶段:以意领形。

刚开始练习浑圆桩要以意领形,要根据个人身体强弱,练形三意七和形七意三,来一点一点的求浑圆;如此练习,身上会感到酸疼,如身体弱,要调和桩架慢慢地就会感到舒服;但这些现象过后,达到桩架圆满,整体浑圆。在意形练习时肩还会出现酸疼,这时肩架不能散,腰部慢慢弯曲,让能量来进行补充,会使酸疼马上感到舒服。

第二阶段:意形结合。

浑圆桩的意形相合阶段,感到舒服时,还要再调(注意浑圆桩的调和养生桩的调有所不同),身体整体肩架浑圆,这是其一,其二、还要调力,调你想用的力,不要为了站桩而站桩。就像学生念书一样,不要单为了念书,还要念懂其中的含义及为什么。第一关浑圆桩调力要有恒心,很快过关。全身上下左右、内外等等,浑圆一体而得力。王芗斋先生说:“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

第三阶段:无形无意。

无形无意阶段。练到此阶段。浑圆桩架已自然成,不意不形也是浑圆的;就是王老说的形不形、意不意,无形无意是真意。(大家要明白越是高级功夫,越简单、直接、全面,这叫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第一讲了以浑圆桩式的动力内调到浑圆桩式的内外调到浑圆桩架圆满内调分三步练习很快很快发出常人发不出的力量。

自王芗斋先生创意拳来,高手辈出。古人曰:“意形相合武到家”,而意拳在初级阶段就重视“意形合练”。大家想一想,一个练拳的光练意不练形,根本不是练拳,光练形而不讲意,功夫也很难提高。王安平先生以意拳为基础创立了浑圆功,浑圆功更加注重“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意形合练”。

王芗斋曾说:“形随意转,意自形生”,不可执着,关于人们所讲的招式,不能完全否定又不能太执着,从虚无中求实际,到中级阶段意形相合,想到哪儿,形就随到哪儿;高级功夫是自然产生本能,不意不想自然无意之中产生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