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骑行日记027:挥别千年后的故乡,启程下一个古都 2024-04-23 22:20:43 在洛阳呆了整整五天,终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一千多年前,中原人从这里衣冠南渡,来到福建,来到泉州。时过境迁,泉州的洛阳桥历经近千年岁月依然静卧在洛阳江畔,泉州人依然讲着唐宋时期的河洛话,保留着千年前的民俗。 一千多年后,我回到老家洛阳,他们早已听不懂我讲的千年前的河洛话了,只是笼统的把南下的汉人称为“客家人”,殊不知闽南人和客家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族群。古早的洛阳如今只能在博物馆看到了,除此之外就是各种仿古重建的建筑。走在似曾相识的城市里,听着陌生口音的语音,让人颇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觉,只是这一穿越便是千年。 洛阳周边有数不清的博物馆,这也是让我停留那么久的原因,了解这个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也就相当于读懂了半部中国史。只有搞清楚了自己从哪儿来,才能够有所谓的文化自信。 早上,我经过定鼎门,从洛阳老城的西门,也是中原第一门——丽景门出城,一路向西,又经应天门,缓缓离开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洛阳,向着另一个丝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骑行。 骑行的第一站是世界文化遗产新安汉函谷关,虽然汉函谷关因前段时间的强降雨暂停开放,但是我还是可以通过航拍带大家感受汉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风。 汉函谷关为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所建。它是中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第一关。 其名称中的“函”指匣子,“谷”指山谷,“函谷”的意思,就是以山谷为匣,遏其要冲。汉函谷关北距黄河60公里,北依凤凰山,南侧为青龙山,南北两山对峙。据历史记载,此关城建成之后,南北两侧有高厚城墙延伸山间形成屏障,惟有通过城门,才可以出入此关。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余光中 现实中从洛阳到西安的路却不是这么文艺的,这段路是中国地理的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过渡的部分,也就是说从此开始要爬坡了!今天从洛阳到渑池海拔爬升了400多米,中间起伏不断,再加上高温,强度还是可以滴~ 赞 (0) 相关推荐 洛阳靠什么成为十三朝古都的? 我国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的历史无疑是厚重的,不过现在差别却挺大.作为首都的北京地位无人能敌,西安和南京也都是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洛阳现在只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低调得让很多人忘了它曾 ... 丝路骑行日记 004:天津的妈祖竟然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今天在史超老师的陪伴下,我前往天津天后宫.说起天后信仰,它起源于福建,跟泉州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原名林默,出生于960年,是莆田湄洲岛渔女,而当时莆田是泉州管辖下的一个县,如果妈祖有身份证的话,那 ... 丝路骑行日记 003:骑行路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友情 昨晚才刚抵达天津,我的中探协同学陈中怀就帮忙联络着组织车友互动,没想到天津的车友行动力超强,立马就组织起来第二天早上八点在津湾广场集合,一起骑行天津. 可惜天公不作美,早上六点半起床就看到窗外下起 ... 丝路骑行日记 002:到天津见朋友淋雨也是快乐的 昨天还在庆幸遇到一个好天气,一早起来就发现窗外挂满了雨滴,看来京津冀地区都没有可以侥幸的地方吖 下楼出门吃早餐时发现门口已经是一片汪洋,大卡车呼啸而过,激起惊涛骇浪,一旁的电动车只能无奈的承受巨浪的拍 ... 丝路骑行日记 001:骑行陆丝,北京出发 2021年7月11日,北京的运动爱好者们聚集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特步跑步俱乐部,为我骑行重走陆上丝绸之路壮行. 中国探协协会副主席孙东民.北京双奥博物馆馆长黄耀波.超级马拉松冠军许秀涛.库尔班吐鲁木民 ... 丝路骑行日记005-1:从一座房子看中国瓷器发展史 瓷房子地处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其前身为有着百年历史的西洋式小洋楼,如今成为了极具天津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早在2010年的时候瓷房子就被<赫芬顿邮报>评选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和 ... 丝路骑行日记005:吃货的本质,没错了 天津是一个滨海城市,可是城市离海边却颇有点距离,从市区到海边前面得五十公里以上,海河从天津市区蜿蜒而过注入大海. 天津所在地原来是海洋,直到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代 ... 丝路骑行日记007:空中看雄安,果然不一样 虽然朋友告知我雄安新区目前没有什么可看的,但还是必须来打个卡,不能给旅途留下遗憾. 我向着雄安动车站的方向骑行,一路上并没有想象中高楼林立的场景,除了道路宽敞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距离逐渐 ... 丝路骑行日记006:惊喜无处不在,暴雨随时来临 最近的骑行都严重受到降雨的影响,天津的天气预报连续一个星期都有下雨,不得不说户外运动就是个靠天吃饭的活. 今天出发得晚,并不是因为下雨,而是因为学峰昨天有事离开了,而他的朋友称心又从深圳赶过来加入 ... 丝路骑行日记009:收拾行囊准备去感受一下地道战 每天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收行李,因为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在驮包里,光是琐碎的各种物品的收纳.分离就足够头疼的了. 然而自行车的驮包并不只是讲究把东西塞到里面,还要科学的分配配置,下面重上面轻,前后左右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