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独大,省内没有竞争,省内其它城市看不...
一城独大,省内没有竞争,省内其它城市看不到希望,如班级内倒数成绩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又有缺乏省内城市比较监督竞争,虚荣膨胀,喜欢与省外攀比,易造成假大空,含水量大,实不应提倡,反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中国发展最好的省份,都是双子星或多子星,又的省会不仅不独大,反而是二大三大,事实清清楚楚,独大百害无益,省内如此,国家如此,国际美帝也如此,
中国一城独大的典型样板是成都,人口成都占全省16%,GDP占全省近40%,人均GDP成都是全省的2.5倍,造成川老二在江苏排最后,在河南排不进前10,甚至被人口少一倍的榆林甩很远,难怪最近去成都郊区温江郫县街上年轻人很少,商店生意冷清,当地人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可以想象四川其他城市更恼火。
宁夏、青海、西藏、黑龙江提高省会首位度情有可原,因为这几个省地处荒原、高原和苦寒之地,地广人稀、整体经济落后,加强省会建设主要是聚集人口,解决整体贫困化问题。但四川、湖北、陕西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原各地方发展较均衡,他们大力提高省会首位度的冲动更多是为竞争中西部地区的老大,拿走了各地方财富却又无法吸纳更多失去财富的人口,结果是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四川地处内陆,四面是山,首先交通就不如平原地区。改革开放是从沿海、从东部平原开始和漫延的。由于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四川在90年代中期之前唯一的强项,就是人口多,劳动力多,资源较丰富。但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高科技企业,国外资金和技术多以夺得资源为目的和投入,人口红利并未利益四川本土,劳动力都涌向沿海和东部平原。所以,那时的四川留不住人,引不来资金和高科技企业,当然后来在国家发展西部地区的政策之下,抓住了机会首先建立一个能留住本省劳动力、能把资金和高科技引进来的地区发展模式,这也符合国家的改革开放思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在多山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就是这种模式最适合,而沿海的发展模式在西部则不适应。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多少年了?西部开发才走了多久?所以不能比,也不应该一个模式。
早都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现在基本上是以举国之力发展了北上广深那几个城市,年轻人纷纷背井离乡奔向这些城市,因为在家乡没有就业机会,又因为这些城市的高不可及的房价,使他们的父母则要么在家乡沦为空巢老人,要么为了追随子女而在那些城市买房而成为老房奴。众多的二线三线城市感觉被遗忘被抛弃被人才掏空,发展停滞不前。曾经辉煌的工业基地农业基地东北不就是这样垮了吗?这种发展模式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