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 |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腹痛、发热医案一则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56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六七天没有解大便了,还有身热.头痛的表现,最常见的情况是阳明 ...
-
中医的方剂--《跟王凤岐教授学中医》连载⑲
徒弟问:师父,中医的方剂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呢? 师父曰:中医把治病的方药称之为方剂,处方的组成不是杂乱无序,也不是简单的药物组成,而是有一定规律和法度,这才叫方剂. 方是方法,剂是处方的剂量和配伍,这些 ...
-
(四)大承气汤——阳明腑实重症,阳明悍热,阳实伤阴,
6腑实燥结--杜雨茂医案 王某,女,13岁.初诊(1973年6月14日):患儿于六日前病外感,次日发烧,最高烧至39℃,经用西药治疗,至第六日烧才退,大便自发烧之日起至今五日未解,曾用过果导等缓泻西药 ...
-
蔡长友精彩医案——下肢肌肉萎缩(萎证)
方某某,男,53岁,2018年10月30日来诊. 主诉:双下肢肌肉严重萎缩.不能站立10个月余. (此处有图片,但博客无法添加) 现病史:患者双下肢小腿,瘦的就像一根棍子.干瘪无肉.自2017年12月 ...
-
(十四)大承气汤——产后胃实,产后恶露不行,产后杂病
107伤寒二便闭--张景岳医案(明) 一壮年,素好火酒,适于夏月,醉则露卧,不畏风寒,此其食性脏气,皆有大过人者,因致热结三焦,二便俱闭.余先以大承气汤,用大黄五七钱,如石投水.又用神枯丸及导法,俱不 ...
-
大承气汤(金匮要略) | 人人岐黄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上痓湿暍病脉证第二 卷上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卷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卷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古代剂量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 ...
-
高建忠 | 取法东垣,方用仲景——经方治疗难治病医案一则
任某,男,80岁,离休干部.2007年7月22日初诊. 主诉腰痛.乏力.纳差半年余.患者半年前因腰痛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卧床,身乏无力,动则心悸.纳食极少,食欲几无,口酸 ...
-
【高建忠:补中益气原方原量就10克】
金元大家李东垣的最大成就是创立了"内伤学说",并撰写了阐释内伤学说的代表性著作<内外伤辨惑论>.然而,时移世易,中医后学们往往读不明白"内伤学说". ...
-
【高建忠:便秘二方-润肠丸、麻仁丸】
便秘常用的2方:一方是李东垣的润肠丸,一方是张仲景的麻仁丸 麻仁丸组成是:麻子仁.大黄.芍药.杏仁.枳实.厚朴. 润肠丸组成是:麻子仁.大黄.当归梢.桃仁.羌活. 润肠丸<脾胃论>卷下 处 ...
-
【高建忠:中风后遗症方-逍遥散、补阳还五汤】
中风一般都有较严重的后遗症,病人在出院后,往往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调理才有可能恢复正常.在很多中医书中大多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调理,但本文讨论的是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9月22日第4版上由高建忠著 ...
-
【高建忠:定喘主方-定喘汤】
(一)定喘汤出处 定喘汤为临床治喘名方,出自明代学者张时彻所辑<摄生众妙方哮喘门>:"定喘汤:白果二十-枚(去壳扎碎,炒黄色),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一钱 ...
-
高建忠 | 血药多用不利于气虚的恢复——术后腹痛医案一则
刘某,女,58岁.2008年3月24日初诊. 患者于8个月前行"左肾切除术",术后小腹下坠.胀痛,昼夜无片刻舒适,经多方治疗无效.站立较久或稍干家务活即坠痛加重,有时刺痛.凌晨醒来 ...
-
高建忠 | 热药伤阴可致“诸胀腹大”——腹胀医案一则
刘某,女,38岁,农民.1998年10月26日初诊. 自诉头顶闷痛如压10余年,有时连及颈项僵硬不适.头顶怕冷畏风,出门喜戴帽,天冷易流清涕,口中和,不喜饮,食冷则胃脘不舒,大便偏干.察其体瘦,面黄, ...
-
高建忠 | 虚中有实,虚实必当兼顾——腹胀、腹满医案二则
案1 赵某,女,53岁.2006年9月6日初诊. 主诉腹胀.腹满2周.发病前有"感冒"病史,经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感冒"已愈,腹胀.腹满明显,时轻时重, ...
-
高建忠 | 寒饮为患,变动不居——胃脘痞满、呃逆医案一则
王某,女,75岁.2005年12月12日初诊. 主诉胃脘痞满.时有呃逆数年,服药无数,始终不愈.纳食尚可,大便尚调,但时有腹胀,矢气较多.容易反复出现口舌疼痛,鼻窍干燥,小便不舒.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