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明光宗朱常洛为什么被称为一月天子
相关推荐
-
老皇帝驾崩,妃子扣留小皇帝:必须尊我为皇太后,不然不让走
万历四十八年,当了将近半个世纪皇帝的明神宗终于驾崩了,隐忍了十九年的太子朱常洛也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登基继位.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明神宗的丧期都没结束,明光宗朱常洛才当了一个月皇帝也驾崩了,连年号泰昌 ...
-
明宣宗朱瞻基大年初三早逝,驾崩时只有36岁,死亡真相是什么?
大明帝五代明宣宗朱瞻基成为仁宣盛世主要开创者之一,他文武全才,逍遥洒脱,自号长春真人!可谁能知道,在春天里的大年初三,竟英年早逝,驾崩之时只有36岁,还一种说法是38岁,后面告诉您答案. 西元1435 ...
-
“一月天子”:做了三十九年皇子,登上皇位30天便发生红丸案
郑贵妃派人行刺太子朱常洛的计划失败了,虽然明神宗十分生气,但是碍于两人之间的感情却也不舍得处罚郑贵妃,而这时的朱常洛知晓父亲心中的想法,于是便把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但是他心中的委屈却也只有自 ...
-
皇帝商议册封皇贵妃,妃子偷听后,将太子推出去:让他们封我皇后
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皇太子朱常洛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并不喜爱他的万历驾崩,他这个当了十九年的太子终于转正了.太子和皇帝,看起来是一步之遥,却完全是两回事.皇帝自然是高高在上,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 ...
-
为何说明仁宗和明光宗是悲催的皇帝?辛苦熬出头却没时间享受果实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皇帝人人都羡慕,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成群.权柄举世无双. 但被普通人羡慕的皇帝不一定都过得好. 其中也有不少因各种原因,在其整个人生中,或人生的最后,过得很悲催的皇帝. 如 ...
-
明熹宗驾崩前,为何要将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检?是因为没儿子?
中国古代大多数王朝,在皇位继承制度上,实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明朝也不例外.但明朝却有很多皇帝是通过其他途径上位的.比如明成祖朱棣,他就是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 ...
-
明朝最短命的皇帝,苦熬38年才爬上龙椅,1个月后被两颗药丸夺命
文/格瓦拉同志 从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开始,到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殉国为止,明朝立国293年,共有20位皇帝,其中在位时间最短者,非第14任皇帝-明光宗朱常洛莫属,仅做了1个月皇帝便驾崩.虽然在位时间 ...
-
历史上哪个皇帝被称为“一月天子”?这一切的一切,本就是个错!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那个错误的人,便铸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万历九年,明神宗朱翊钧来到慈宁宫向皇太后请安,正好皇太后不在,发现给他端水的宫女王氏姿色不错,一时兴起就宠幸了她.几个月后,王氏怀 ...
-
[人物传记]聊聊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时间:2021-05-12 16:32:46 来源:网络 作者:吾爱诗经网整理 说到于成龙这个人,可能大家有的听过,有的看过关于他的电视剧.对于他的印象可能就是非常崇拜和尊敬吧,而且 ...
-
[人物传记]被明朝人称为“千古一帝”的明孝宗,到底牛在哪
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2] ),男,汉族,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 ...
-
[人物传记]天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其人其事
中国24史:记载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肯定是人才莫属.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科学成就,全部都要得益于一众天才科学家的贡献.在火箭领域,有一个堪称领军人物的天才,让人类在科学方面迈进了一大步.这个天才人 ...
-
[人物传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兼聊影视剧中的几位饰演者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 2011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陈好版貂蝉美丽大气,她将一个漂亮.聪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13)
[连载预告:波吒先生的<月照丹青>本期已连载完毕.从下期开始,我们将连载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吕大渝女士的回忆录<走近我的往事>,敬请关注] 月照丹青(连载13) ...
-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明光宗画像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汉族,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母王恭妃.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 ...
-
纪录片 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百年巨匠》分类:人物 百集
简介: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 <百年巨匠> 聂耳(上) <百年巨匠> 聂耳(下) <百年巨匠> 刘天华(上) <百年巨匠&g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12)
月照丹青(连载12) 波 吒著 接上期 一三一. 近些年,与刘晓初走得较亲的,还有他十多年前认起的一个侄儿,叫刘良明.在刘晓初一个人孤零的家中,登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