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很著名的一首诗,短短20字入选《唐诗三百首》,你一定读过
相关推荐
-
古诗词日历 |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您的家住在哪里呢?我的家住在南京的横塘. 停下船只是暂时借问一下,听口音或许可能是老乡也说不准呢? 注释 长干行:乐府曲名.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 ...
-
崔颢这首诗通篇犹如大白话,但是写得很深情,寥寥几笔栩栩如生!
古代的婚姻大多都是遵从父母之命,以及媒妁之言,很少听说过自由恋爱,虽然也有但相当来说较少,大多最终的结局都是以悲剧收场,无非就是穷酸秀才偶遇佳人,两人许下愿望,可是另一方没有遵从,以至于爱情变得难能可 ...
-
《长干行》里的第三者
唐崔颢<长干行>诗云:"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我时常疑惑,二十字之小诗,历经千余年后再咀嚼品味,为何还能满嘴生香? 据说,这是个采莲之女. ...
-
唐诗解读——崔颢之《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解读: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歌辞>的旧题,由长江沿岸 ...
-
张九龄被贬后,写下一首诗,成了《唐诗三百首》的开卷之作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两句出自张九龄的<感遇>,富有哲理,值得一读再读.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 ...
-
他是唐代最深情的诗人, 怀念亡妻写下一首诗, 短短28字, 令人肝肠寸断
第一次读到悼亡相关的作品,是中学课文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点击加载图片 文章里的凄恻与深情,是那时的我尚不能读 ...
-
贺知章最经典的一首诗,短短28字惊艳了世人千年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巅峰.这一时期时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词人.他们留下的经典作品经千年而不衰.历万世而弥珍.但是不管是唐朝.宋朝,这批当时社会最有才情的人大多不是状元,有的甚至终生也未 ...
-
元稹催人泪下的一首诗,短短28字,却让人回味无穷【图文】
送别诗作为唐诗主要题材之一,在璀璨的文化圣殿中占有一席之地.自汉唐以来,送别诗在唐诗中就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其中不乏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为我们带来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譬如&quo ...
-
王维很经典的一首送别诗,选入《唐诗三百首》,至今传唱不休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作家.诗人何以写出伟大的作品,留名千古? 私以为秘诀在于"洞察"二字. 写生活,真情实感:写人性,一针见血. 所谓 ...
-
杜牧最有诗意思乡诗,中间20字乃孤独名句,得以入选唐诗三百首
古典诗词当中有很多的诗篇都在写思念故乡,毕竟古代的时候交通和通讯都非常的不发达.这些文人们要想取得建功立业的机会就需要到京城,或者以后当官也可能奔赴全国各地,但无论是在哪里,都会距离故乡越来越远. 所 ...
-
【野渡诵诗】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诗三百首》之《芙蓉楼送辛渐》
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时总是依依不舍的. 纵然十里相送,依旧是千言万语无从寄,执手泪眼竟凝噎. 离别诗,在唐诗中算是比较常见的题裁.李白.王维.高适等大诗人都曾在为友人送行时而挥笔写下传世名篇. 今天和 ...
-
他是苏轼好友,给妻子写了一首诗,20字没一个爱字,却句句是爱
900多年前,苏轼生活的时代. 也是一个冬天,一位行旅的人,正千里迢迢地向惠州走着. 离家的人最是想家,这位旅人举目四望,暮色苍茫,夕阳西下,路人行人稀稀零零,那乱山深处,风雪迷濛,冷冷清清,他想妻子 ...
-
唐朝边塞流传极广的一首诗,20字写出将军威名,民歌风味十足
唐朝时期,中国强盛,被不少周边国家奉为老大,然而西边的吐蕃总是时不时试探唐朝,唐朝自然不愿意忍受,多次出兵捍卫边疆. 唐玄宗时期,安西副都护.突骑施族哥舒道元之子哥舒翰在河西节度使王忠嗣麾下任职,每每 ...
-
此人是中唐文坛领袖,柳宗元的老师,却仅有一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唐诗是古代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时代,短短三百年间,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数不胜数.仅仅<全唐诗>中收录的唐诗就有四万余首,量多而质高,后世殊难匹敌. 即便仅仅选取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