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为啥给徐家汇这幢小楼颁发表彰证书?答案在这里
相关推荐
-
江苏南京北极阁气象台旧址
北极阁气象台(古观象台)遗址位于南京玄武区北极阁2号(北极阁公园西侧).大钟亭东400米.现为江苏省气象局办公地.北极阁上的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2016年1月10日到北极 ...
-
看!这些气象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 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 就在今天! 快来看一看这些气象博物馆里的 C位!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北极阁是中国近代气象发祥地,在中国气象界和世界气象界都具有 ...
-
蒲西路166号气象博物馆
气象博物馆建于1901年.建筑属于文艺复兴风格.立面对称布局,灰色清水红砖外墙,墙角有隅石,半圆券门窗洞,窗框和窗下装饰采用红砖,局部墙身带有齿形饰,部分窗框由红砖砌筑隅石状.平台和室外楼梯采用古典式 ...
-
钱钟书夫人笔下的劳神父好厉害,三任天文台台长,人称台风神父,世界闻名。
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的专门有篇文章<劳神父>,讲述了她和劳神父的故事,专文回忆幼年的自己与80岁的劳神父的忘年交,把他视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以至于到了九十多岁还不能忘怀 ...
-
【上海老建筑-外滩:外滩信号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台是上海市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1884年, 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 ...
-
【记忆】建筑可阅读:徐家汇这座老建筑里,记录着上海的百年温度
如今,在夏秋等天气多变的时节,经常会在手机.电台等多个媒介收到天气预警信息,方便大家生活.你可知道?早在1879年的夏天,徐家汇这座绿荫环抱的古朴建筑里,就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台风警报.那这座老建筑 ...
-
钩沉︱阅读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台
文/周民锋 上海新开设的中运量公交车的终点站,就在延安东路外滩.一下车,迎面便可看见江边的气象信号台. 这座信号台的资格,也许仅次于海关大楼.上海开埠,意味着国际间的海上贸易开启.海关收税,气象信号台 ...
-
【建筑可阅读】中国第一个台风警报、第一张手绘台风的秘密,就藏在徐家汇这幢小楼里
百年风云变幻,百年连续记录.生活在这个台风.雷电预警频发的卫星遥感时代里,你可知道?早在1879年的夏天,徐家汇这座绿荫环抱的古朴建筑里,就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台风警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气象博物馆 ...
-
世界气象组织:2020—2021年拉尼娜现象已结束
2021年06月02日 04:54央视 当地时间6月1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20-2021年拉尼娜事件已经结束,未来几个月中性条件(既非厄尔尼诺也非拉尼娜)可能会主导热带太平洋.预 ...
-
世界气象组织:拉尼娜现象已达顶峰但影响仍在持续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2020年至2021年的拉尼娜事件已在2020年10月至11月达到了顶峰,是一次中等强度事件.虽然高峰期已过,但其对气温.降水和风暴模式的影响仍 ...
-
世界气象组织:去年因各国封锁,全球空气污染物出现短暂改善
2021年4月25日的墨西哥城 据美联社报道,联合国气象机构称,去年,在因新冠大流行而采取的封锁措施和相关旅行限制中,全球,尤其是城市地区,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出现了短暂且急剧的下降. 世界气象组织(W ...
-
世界气象组织:2020年或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之一
2020年末之际,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的结束标志着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十年接近尾声.今年仍有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年份之一,甚至与最热的2016年不相上下. △图片来源:世界气象组织 世 ...
-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数据:2020年为近十年最热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苗涛]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数据显示,2011-2020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热的10年,而这其中最热的一年是2020年. 据<印度快报>3日报道,世界气象组织的这份报告采集了2 ...
-
气候 |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将为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之一
当地时间12月2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仍在继续,2020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 根据最新报告,2020年海洋热量处在创纪录水平 ...
-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名称起源于西班牙语,意为"小女孩":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与其相反的 ...
-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2020年亚洲气候状况》首次发布的亚洲气候状况报告释放强烈信号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2020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亚洲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而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了数千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和巨大经济损失. 报告关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