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三巨头博弈,青桔狂奔“很难”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近年来,共享单车行业几近沉浮,经历了一波“烧钱大战”才堪堪趋于冷静,发展为巨头间的综合实力互搏。

2020年4月份,滴滴青桔完成第三轮10亿融资,打破了共享单车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融资记录。近期,滴滴青桔再寻求5亿融资的消息频频传出,但针对青桔融资的消息,滴滴出行表示:暂不就此事进行回应。

融资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巨头博弈中滴滴青桔确实遇上了难题。

滴滴青桔“很难”

如今的资本已过了狂热投入阶段,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整体放缓,但市场并没有真的沉寂。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为236.8亿,较2018年增加了58.6亿,而2020年市场规模更是超出294亿。

共享单车市场增速依旧,但资本的态度却变成了观望。如今赛道的大环境不同以往,资本秉承“钱花在刀刃上”的理念,面对共享单车市场会更加谨慎,而且滴滴青桔自身存在不少问题,这也使得外界资本对其共享单车的业务不看好。

据悉,在如今共享单车赛道的“三巨头”中,青桔违投单车的情况最严重。此前,北京市交通委官网通报:青桔因违规投放车辆被行政罚款2次,同时存在严重的数据造假行为。再三被通报批评给青桔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也使得很多投资者开始质疑其发展潜力。

另外,青桔共享单车业务本质依旧是重资产的高成本低效益租赁生意,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再加上单车丢失、损坏率高、周转率低导致成本高企,如今青桔仍在盈利边缘挣扎,而盈利能力弱、增长空间小就很难获得资本的青睐。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此前青桔10亿融资中仅有1.5亿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而8.5亿实为滴滴内部的投资,终归是滴滴在推动青桔共享单车前行。总之,滴滴青桔除了要解决“内忧”,还需应对“外患”,如今赛道混战已是巨头玩家间的争斗,青桔还需应对强大的竞争对手。

巨头博弈,火药味更浓

如今共享单车市场在优胜劣汰的一轮洗牌后,赛道呈现了美团、哈啰、青桔“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滴滴青桔虽然获得两轮融资,但美团、哈啰共享单车业务也都在加紧布局,青桔发展压力并不小。

在用户量方面,如今各平台都具备了app、小程序等多元的流量入口,但在月活数量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当下,得益于阿里全渠道支持哈啰全渠道活跃用户规模位居行业榜首,滴滴青桔、美团单车穷追不舍。

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哈啰凭借其app和小程序双渠道流量,在去年的1-6月两次领跑两轮共享出行月活用户数。而在同年11月,哈啰、青桔、美团单车app与小程序总活跃用户规模为7232万、4353万、2836万,三家的比例约为5:3:2。

就城市覆盖率方面,哈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已使其逐步实现全国城市覆盖,而青桔至今虽已在全国超过150个城市开通服务,但就覆盖率来说还是比不上哈啰,还需继续纵深覆盖全国范围,不断深入下沉市场。

滴滴青桔和美团的共享单车业务聚焦于40多个核心城市,而哈啰出行的业务覆盖率已超达400+座城市。

另外,目前美团单车出行经济性更高,优惠活动和基础定价方面都优于其他两家,就拿其推出的联合会员、周月卡等组合优惠来说,低价利好优惠形式更能吸引用户。而且,据易观分析,在共享两轮出行经济型的用户满意度评分中,美团单车最受好评,品牌综合评分高达66.4,其次青桔紧随其后评分为66.0,而哈啰评分为59.3。

归根究底,青桔、美团、哈啰布局共享单车领域都是为了加强线下出行领域实力。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推进美团单车业务只为完善其吃、住、行的生活服务生态;哈啰倚靠阿里,借力两轮出行的效益,构建其本地生活领域的整体生态体系;滴滴则是将共享单车、电单车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业务”,并将“两轮出行”合力“四轮出行”,以此完善扩建其整个大出行的生态闭环。

最为重要的是,共享两轮车对很多用户来说是高频刚需,所以各大玩家愈加重视各自“两轮出行”的市场布局,而企业玩家将共享单车业务归为“两轮出行”布局的重要一环,不断加码竞争,也让国内共享单车赛道的战火变得愈加浓烈。

青桔加速狂奔

就整个出行领域的大环境来说,如今共享单车在一二线城市单车投放量已基本饱和,所以各玩家都转而开始争夺国内低线城市的市场份额。

然而下沉市场还存在诸多乱象,比如低线城市的用户素质不高、过度投放等问题,这就使得共享单车的运维、损耗成本高,且许多低线城市监管惩治日渐趋严,青桔共享单车的落地发展可谓“道阻且难”。

对此,滴滴青桔要想深入下沉市场就要不断提升共享单车赛道的产品技术、运营服务等多方面的业务能力。

就技术而言,青桔需要不断地技术升级来实现共享单车产品的迭代更新。比如近期青桔已将5G技术应用于单车领域,还推出了北斗高精度分体锁等技术。一方面青桔通过科技持续赋能将业务与大出行生态融合,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出行;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技术来提升共享单车的管理效率,有效降低业务成本。

再者就服务体验方面,青桔要继续优化用户服务体验,以此提升用户使用频率,以及吸引新用户扩大用户规模。比如,青桔要重视车辆的日常保养清洁,并及时发现、处理更换老旧故障车辆,或者青桔可提高用户申诉服务的效率,加强用户、平台的有效沟通。

总之,青桔要持续秉承精细化运营,不断加强运营的效率、服务,为下沉市场运维推出更健全的业务体系及流程,从而解决低线城市共享单车的一系列问题。

青桔作为共享单车领域的后起之秀已取得不小的成绩,但要想更进一步的争夺共享单车的市场,夯实自身的竞争优势,除了继续寻求融资、扩大下沉市场覆盖率,还需要从自身效率、服务上下功夫。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0)

相关推荐

  • 极力撕掉「共享单车」的标签,哈啰有这个能力吗?

    ©️资本侦探原创 谈及共享出行,人们已经没有了前几年的兴奋和激动.在经历了最初的萌芽.野蛮生长的爆发后,现在它正逐步进入成熟期. 回往过去,哈啰出行"半路杀出",让共享单车赛道平添 ...

  • 共享单车没落,共享电单车兴起

    砺石导语:相比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在商业模式上无疑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这吸引互联网出行领域的巨头竞相布局,再次掀起了一场短途出行领域的激烈之战. 刘学辉 | 文 1 共享单车本已经逐渐淡出中国互联网行 ...

  • 深度 | 寒冬已来,共享单车还有未来吗?

    摘录 当梦幻灭时,筑梦者们如何再续梦境,让人看见未来!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共享单车,开创了共享经济时代新纪元,而正是这个被潮流裹挟前行的创新行业.如今,大潮退去,摩拜卖身美 ...

  • 哈啰出行造电单车,恐怕也赶不走焦虑

    近日,随着小米造车的话题变得火热,两轮电动车行业也躁动不安.4月7日,哈啰出行(哈啰单车运营方)正式宣布"造车"--将生产两轮的电动自行车.值得玩味的是,几乎在同一天,电动自行车巨 ...

  • 一枝独秀的哈啰“逆流而上”,可即使上市也是前路漫漫

    最极客 最具极客精神的新媒体 共享单车界笑到最后的哈啰出行要上市了?近日路透社旗下的媒体IFR表示,哈啰出行计划今年在美国IPO,已经于4月24日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最多募资1 ...

  • 美团、青桔、哈啰共享单车“三国杀”,谁才是混战最后的赢家?

    在经历了2017年.2018年的疯狂之后,摩拜与ofo两个共享单车双雄已经灰飞烟灭,整个共享单车市场只留下了一地鸡毛. 不过,在经历了洗牌之后,三个后来者哈啰.青桔和美团成为了共享单车市场新的竞争者, ...

  • 冲击上市,哈啰出行的增长困局怎么破?

    伴随着共享单车的诞生,"共享"的概念逐渐拓展开来.在此后数年里,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模式开始层出不穷.而在这场共享经济的大潮中,共享单车的命运最为跌宕起伏.在短短两年的时 ...

  • 单车充电宝齐涨价,共享经济沦为巨头附庸

    ©深响原创 · 作者|婷婷.鸿键 没想到,曾经被用以畅想经济效益革命.商业美好未来的"共享经济",在中国市场的首次成功验证是"能成功就吃翔"的充电宝. 3月13 ...

  • 从共享单车到正式形成自主品牌售卖电动车,这是转型吗?我给满分

    哈啰出行将于4月开始售卖电动车,对标小牛.雅迪等,你这么看? 最近在央视报道下,共享经济的割韭菜举动被昭然若揭,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圈钱盈利,还是被资本逼得没有办法,只能开始强行收割,无论是共享充电宝还是 ...

  • 三大巨头围剿之下,进退维谷的松果出行

    几年前,共享单车的一阵风,吹醒了很多投资者,让共享经济盛极一时.在各大互联网企业都躬身入局,却陷入长期烧钱却难以盈利的大背景下,松果出行瞄准了县级的下沉市场,在共享出行这个赛道杀出一条血路. 有很多人 ...

  • 哈啰出行启动IPO,边界拓展如何直面市场竞争

    在此前互联网行业中颇受外界关注的领域,共享经济在火热之时也诞生了包括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公寓,甚至是共享雨伞等细分赛道.而在这其中,共享单车无疑也成为了最受关注的领域,发展初期五颜六色的&quo ...

  • 滴滴切入特价电商领域,行业或将再迎新战局

    随着网约车服务的出现,如今显然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方式,而滴滴出行也凭借着多年的市场耕耘,成为了许多用户的首选.并且根据服务场景与用户需求的不同,目前滴滴在出行领域已经提供了包括快车.专车.豪华车. ...

  • 青桔与哈啰加码后,共享电动车市场再迎“三国杀”

    从行业初期的"色彩大战",到押金风波后的一地鸡毛,共享单车领域无疑也已经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并在最后仅仅只剩下了寥寥无几的头部平台,也使得其行业格局由此趋于稳定.而在这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