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江月·平山堂》原文翻译赏析

(0)

相关推荐

  • 莫砺锋 | 每到平山忆醉翁 ——简论苏轼与扬州平山堂

    文:莫砺锋 一 平山堂是扬州的名胜,苏东坡的"每到平山忆醉翁"(<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相传东坡曾经十到扬州①,事实上他曾十二次到扬,那么他一共几次到 ...

  • 扬州讲坛:华干林讲述苏东坡与扬州的故事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苏轼<淮上早发> 苏东坡与扬州渊源深厚,一生十数次往来于扬州,并曾任扬州太守.苏东坡与扬州有哪些故事?今天下午,扬州文化学者华干林教授登上扬州讲坛,主 ...

  • 背一首 | 别来几度春风。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宋代]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背一首领红包 录制背诵音频,发送到后 ...

  • 苏轼三过“平山堂”,填词感念恩师,令人动容

    文/踪影 古代文人往往以景观.典故入诗,借以抒怀.故此,中国的名山大川.地名.建筑,在成就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同时,更是因名人诗词而流芳."平山堂"正是因欧阳修和苏轼之词,而地重,而传 ...

  • 苏轼来到旧地,想起恩师欧阳修,不禁赋诗一首,感悟人生

    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几个对自己一生有很大影响的老师,在我国古代韩愈便曾经说过:"古代的学者必有师傅,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今社会,老师的职责也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也 ...

  •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 ...

  • 苏轼《花影》原文翻译赏析

    苏轼<花影>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

  •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 ...

  • 苏轼《江神子·江景》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 ...

  • 苏轼《赠刘景文》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 ...

  • 苏轼《南乡子·集句》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怅望送春怀.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译文 惆怅地望着手中这杯送春酒,身体逐渐变老又有几回能再逢 ...

  • 苏轼《浣溪沙·咏橘》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译文 一夜秋霜过后,菊花凋谢荷叶枯萎,而新橘却在经霜之后变得更加鲜亮,整个橘林都闪着光亮.原来 ...

  • 苏轼《浣溪沙·春情》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译文 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 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 为何见她早 ...

  •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