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行笔如按弦,入木要三分,做到重、拙、大
相关推荐
-
饶宗颐:险中求平
饶宗颐给书法人留下10句话(系列)之四:险中求平 学书先求平直,复追险绝,最后人书俱老,再归平正. 所谓的"学书先求平直",就是学书的最初阶段,即孙过庭说得"至如初学分布 ...
-
饶宗颐:手摹心追
饶宗颐给书法人留下10句话(系列)之六:手摹心追 于古人书,不仅手摹,又当心追.故宜细读.深思.须看整幅气派,笔阵呼应. 于碑版要观全拓成幅,当于别妍媸上着力: 至于辨点画.定真伪,乃考证家之务,书家 ...
-
墨色艺术展——欣赏篇(书法二)
石立君 此幅篆书,中正典雅,银钩铁画,既有李斯小篆之整饰之美.又有中山鼎铭文之刀法之韵,但作者却能不囿程式,自出机抒.作者既是书法家,又是篆刻家,书法金石气尽显. 韩秉华 此幅对联,苍浑朴茂,气象博大 ...
-
饶宗颐为何能成为书坛泰斗,书法水平到底怎样?
饶宗颐 王世国/文 2011年,94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被推选为第七任西泠印社社长,与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前任社长并列在一起,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泰斗地位,一鸣惊人.饶 ...
-
饶宗颐:书道如琴理
饶宗颐给书法人留下10句话(系列)之七:书道如琴理 书道如琴理,行笔譬诸按弦,要能入木三分. 轻重.急徐.转折.起伏之间,正如吟猱.进退.往复之节奏,宜于此仔细体会. 天下万物,尤其是各种艺术,其理都 ...
-
饶宗颐:书法要重、拙、大
饶宗颐给书法人留下10句话(系列)之一:书法要"重""拙""大" 饶宗颐,生于1917年,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中国广东潮州人,祖 ...
-
历代书论谈“迟涩”与“迅疾”
书画等级测评 2019-08-07 17:18:33 毛笔书法中,写字快是很让人神往的.但有批评者说赵字简化了二王的笔法,技法上过于简单云云.另有人举例"书贵迟涩",来说明字应慢写 ...
-
【书法】王羲之|圣教序 “墨迹版”入木三...
入木三分啊
-
撅衄顿挫,书必入木:如何写出书法之力
文/一者 书法,是依据汉字,以"写"创造的艺术.写是一种动作,是一种运动,都需要力量,就有了书法之力,即笔力.那何谓笔力? 古人执笔法图例 所谓"力"即是控制, ...
-
古琴技法:按欲入木,弹如断弦
明代琴家虞山派的重要代表徐上瀛(字青山)在他的琴学论着<溪山琴况>一书中曾介绍过传统的"按欲入木,弹如断弦"的演奏理论,并且指出:"指下虽如盘石,而毫无刚暴杀 ...
-
和式“入木道”——日本书法的开山鼻祖与“三迹”
书法,在古代日本,称之为"入木道"或"笔道".直到十七世纪的江户时代,才出现"书道"一词. 据记载,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 ...
-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经典名诗,一笔草书,三分入木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经典名诗,一笔草书,三分入木
-
初探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活动时入展作者的食宿问题
目前,中国书坛大部分人都不知晓四十年前由"中国书法协会筹备会"在1980年5月11日于辽宁美术馆(沈阳)曾经举办过一次盛况空前.影响深远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quo ...
-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
沈尹默 当陈独秀和沈尹默初次见面时,陈独秀便毫不客气地对沈尹默说:你的字"俗气在骨". 一个陌生的面孔,毫不留情的指责,让沈尹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而这样刺耳的评价,对于致力于书法 ...
-
“入木”一一黄永玉木刻艺术展
怡然2020.09.17 阅读 246怡然https://www.meipian.cn/35l616eb2020.09.17"入木"是黄永玉为他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版画艺术展的题字,这 ...
-
这么不起眼的书法,凭什么挤入“天下十大行书”?
<土母帖>为北宋李建中行书法帖,深牙色纸本墨迹卷.帖共十行,用笔沉着,有欧阳询等严之法而笔丈稍肥,分布犹存唐代遗风,为传世李书代表作.据考此本原为六帖连卷,卷后有宋.元.明.清历代题跋,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