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之下,成长之路
刻意之下,成长之路
——第2周给校长的一封回信
尊敬的周校:
展信佳!您在本周给教师的信中提到了“刻意练习”。刻意两字我是第一次看到用在此处,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词语是勤奋、用功,诸如此类。但是正如您信中所提到的,若是没有目标,没有方法的训练学习,即使很勤奋的混了一万个小时,你依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有目标,有方法的学习行为,即我们所说的“刻意练习”,实属有必要而行之。

一、“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
学习路上,目标的制定是首要的。它是刻意练习的起点,也是终点。它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想,我们每天离不开的教学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开头我们就明确的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接下来的所有教学行为都是朝着这个目标而迈进。若是哪次是没有目标而入课堂,这样的课堂就犹如无根之木,40分钟的教学就犹如一盘散沙。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目标的指引下,刻意的练习还需要有效的方法。没有恰当的手段方法,我们很可能就是事倍功半。这不禁令我想到了这段时间所提倡的阅读。关于阅读,我们每人都不陌生,但是真正读什么,怎么读,我们都没有一个好的对策。在假期,您给我们推荐了《教师阅读地图》,这其中提到的教师阅读书籍的结构和阅读方法,让我们对怎样阅读有了自己明确清晰的方法。在这样一个方法的支撑下,相信对我们今后的阅读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人生有所贵,所贵有始终”
目标和方法都具备了,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刻意了。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做法,我们都知道收效甚微。可是仍旧做不到一如既往。心理学上说,我们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暗示,进行行为矫正。像这种做法我们对学生实施的很顺畅,比如练字,在他们刚入学时,我们就很强调,在中途也时不时的提醒他们,但临到自己身上好像就没有那么看重了。这学期办公室的每天一张粉笔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督促,有了伙伴们的互相监督,坚持可能变得相对容易些。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多一些刻意,少一些随意。刻意意味着用心,用心意味着思考,思考多了,成长怎么看不见?
祝您工作顺心!
林 芳
20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