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高平陵之变中的司马家族与曹爽党人
相关推荐
-
曹魏被司马夺权的原因是什么,若曹髦杀了司马昭,就能重振曹魏吗
众所周知,曹魏被司马氏篡权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高平陵政变,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同党三族合计五千多人,朝廷中反对司马懿的人,基本上在这次政变中被一网打尽了,司马氏才得以掌控曹魏政权,然后经过三 ...
-
曹爽执掌大权时,此人效仿司马懿称病,最终成为西晋大臣!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去世,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曹芳.不久之后,曹爽上表曹芳,任命司马懿为太傅,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
-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何一定要将曹爽诛灭三族?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痛下杀手,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诛灭三族,总共杀掉7000余人.观众惊呼"司马懿终于黑化",这与当初"洗白司马懿"的质疑,顿成有趣对比. 高平陵 ...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为什么要放弃兵权,不懂权力本质的悲哀
曹操英雄一世,但最终还是没敢篡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做这件事,曹丕终于还是没有辜负他老爹的信任,篡汉称帝. 但由此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为曹丕的个人魅力和能力跟曹操都差很多,所以当年曹操倚重的 ...
-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何能反杀曹爽?离不开这三位大臣的支持!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曹魏皇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趁着这一机会,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 ...
-
高平陵之变中,如果曹爽起兵反击,司马懿还有胜算吗?
司马懿冒这个险,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一直在等这个机会.如果从搏的方面说,就是司马懿搏对了.但是如果以人论,司马懿就不算是搏,因为搏有运气成分,不输就赢.而司马懿的行动,是算准他一定赢,所以我才说他 ...
-
曹魏的勋贵二代们大权在握,为什么还是在高平陵之变中一败涂地?
在正史的记载上,并没有记载曹真和曹休的出生年月,只记载了他们死亡的年代.曹真死于公元231年,曹修死于公元228年. 最近的考古发掘证明,曹休享年51岁.按照这个记载推算的话,就应该出生于公元177年 ...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为什么愿意投降?他以为司马懿只要他的权
按照魏明帝曹叡临死前的安排,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辅佐年幼的齐王曹芳继位.之所以这么安排,一方面是曹叡延续了曹操.曹丕以来对外姓大臣的不信任,对曹丕的亲兄弟也不信任,反而对外围一些的宗室比较信任,所以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第五十七战:高平陵之变(3)石亭之战中司马宣王的角色扮演
曹家的短命,并不仅仅局限于洛阳的风水或者建宫殿材料的高辐射等等这堆猜测. 他家的崩盘不局限于洛阳死人,是全国各地顶梁柱的集体崩盘,所有曹老板一手带出来,选拔出来的曹家人才没有几年都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全走 ...
-
第五十七战:高平陵之变(2)五胡乱华的逻辑根源
司马朗做丞相主簿提出州郡领兵后一段时间调到曹操的起家之地兖州当刺史,这是要重点培养了. 在兖州任上,司马朗又是朝野上下一片好评.(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 217年,已经被曹操作为全能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