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秋燥令行季节性疾病的专方——升阳益胃汤(二)

(0)

相关推荐

  • 李东垣验方集锦——升阳散火汤

    李东垣<脾胃论>升阳散火汤 [组成]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各五钱(各15g),柴胡八钱(24g),生甘草二钱(6g),炙甘草三钱(9g),防风二钱半(7.5g). [用法]加生 ...

  • 脾胃虚、食欲弱、易乏嗜卧?可用李东垣《脾胃论》之“升阳益胃汤”

    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升阳益胃汤出自金代大医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一书,为治疗劳倦伤脾.温热中阻.营卫不和的名方. 本方主要由黄耆.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 ...

  • “脾胃虚寒”之我见

    脾胃虚寒指的是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判断是否有脾胃虚寒证,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自己在遇到天气变冷,或吃了寒凉的食物后,会不会出现胃部疼痛或腹胀症状,且热敷时症状减轻,或经按摩后有所缓解. 此 ...

  • 秋燥令行,养阴润燥的百合(一)

    秋燥令行,已入深秋,大自然中的植被开始凋落,草木枯萎干黄,失去了温度水分滋养的植被,看上去一片萧索,这时人体受外界大环境的影响,也会容易出现津液亏损,阴虚生燥的现象. 秋季人们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皮肤干燥 ...

  • 秋燥令行,为什么今年多用到柴胡桂枝汤而不用升阳益胃汤?

    时节步入深秋,天气渐凉,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然下降,变冷之后有的人会感觉到不适应,身体出现很多不适,他们就诊时,首先身体存在很多表证,诉说天气凉快以后,颈椎脖子容易着风,后背肌肉酸疼,腿部关节疼痛,腿 ...

  • 春困秋乏,又到了秋燥令行的时候了

    我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是连着几日的阴有小雨,走出户外,印入眼底的已经不是金黄澄澈的秋收之象,而是秋风扫落叶的一派萧索肃杀之气,自然界好像一下子落寞了,这时人的心境也会随着变得沉降惆怅吧. 前几日 ...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中国中医药报2011-10-27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 ...

  • 外寒内湿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2)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 ...

  • 『咳嗽集』秋燥咳嗽怎么治-特效中药偏方治疗秋燥咳嗽

    生活中,咳嗽是很常见的病症,秋燥咳嗽也是咳嗽的一种,那么大家知道秋燥咳嗽应该怎么治疗吗?下面就给大家推荐特效中药偏方治疗秋燥咳嗽: 特效中药偏方治疗秋燥咳嗽: 秘方一: [组成]桑叶.南沙参.百合各1 ...

  • 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 ...

  • 外寒内湿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

    1918年戊午岁九十月之交,燥疫流行.王和伯遵<内经>及吴氏之旨,投以苦温,颇获奇效. 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 -1- 就诊: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 ...

  • 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5)不发汗因致衄案

    吕男.肺合皮毛,其窍在鼻,秋燥由皮毛而袭,表卫失宣,形寒壮热,内应于肺,咳嗽频仍,不知外祛其邪,偏投寒凉滋润,邪无出路,则皮毛枯燥,而反横决于其窍,致令鼻衄如流而下,气喘倚息难眠,喉声响如拽锯,殊为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