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写作第七讲:诗的“135不论”及拗句。
相关推荐
-
绝律诗讲义
当前位置:首页 >论诗与文史 > 详情 山野闲人杨绍安 男 67岁四川 成都市 彭州市注册日期:2020-08-06最近登录:2021-06-30粉丝人数:1»个人空间 »留言板最新 ...
-
诗歌押韵与格律入门[读书笔记]
"诗歌押韵与格律"是个老话题,早先读王力教授的,有些细节感觉吃不透,经过数年的实战练习,感觉深入一些了,这读书笔记既是心得也是小结.有关近与古体.旧与新韵.旧与新诗的争论尚未完结, ...
-
律诗写作第八讲:拗救的两种基本方法 。
一.本句自救:五言 平平仄仄平 用仄平仄仄平七言 仄仄平平仄仄平 用仄仄仄平仄仄平怎么办?一个句子本身中出现"拗",自己进行补救的情况,叫本句自救. 1.五言一拗三救:平平 ...
-
诗词格律与写作 第七讲
诗词格律与写作 第七讲
-
第七讲 格律诗的平仄(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培训资料7 上篇讲了五言绝句的四种基本格式,这四种基本格式可以举一反三,推演出格律诗的十六种基本格式:五绝重复一遍,就成了五律,五绝和五律每句前面加两个字就成了七绝和七律,格 ...
-
律诗写作第二讲:古体诗分类
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概念 1.古体诗的概念及特点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是一种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一切以表情达意 ...
-
唐朝这首诗被誉为七言律诗第一,比七步诗还绝,后人穷力难及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文学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到唐朝时,七律已经成熟,格律严密,诗句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而此诗被誉为七言律 ...
-
中考语文写作系列讲义:第七讲 首尾要锤炼
第七讲 首尾要锤炼 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成败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中考作文中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西晋文学家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充分说明了开头的重要性.文章 ...
-
UC头条唐朝这首诗被誉为七言律诗第一,比七步诗还绝,后人穷力难及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文学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到唐朝时,七律已经成熟,格律严密,诗句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而此诗被誉为七言律 ...
-
律诗写作第三讲:格律诗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格律诗的形成 "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规定性,比如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求: "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 ...
-
【竹韵格律学堂】第一百七十二课 ‖律诗写作必读:七言对偶佳句储备
律诗写作必读:七言对偶佳句储备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身经覆地翻天变,怀抱光风霁月情. 路出嶙峋终坦荡,水经滩濑益澄清.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马鞭直指青山面,牛笛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