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全书》:鼻
相关推荐
-
2.风门、肺俞
对穴:风门.肺俞 单穴功用: 风门又名热府.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又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之交会穴.本穴为风邪侵袭之门户,故名"风门".针之可疏散风寒,宣泄邪热,调理肺气,止咳平喘: ...
-
《证治准绳·杂病》鼻
中 ,亦作 ,鼻山根也,俗呼鼻梁.属足阳明胃经.督脉之会.(<素问>曰∶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传为衄 瞑目.注∶足太阳膀胱脉,起目内 ,上额交巅络脑,阳明脉起于鼻,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今脑 ...
-
从经络方面浅析六经传变理论
摘要:伤寒六经传变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石,认为六经传变理论一方面是基于十二正经表里循环,互相沟通而进行的:另一方面是基于外感邪气的性质以及自身体质而进行传变的,望通过此文让更多中医学者更清晰的认识六经 ...
-
《经络全书》:原序(1)
原序 嘉靖末年,余友沈君承之,手一编见示曰∶"此,予所述<经脉分野>也,子深于医者,幸为我订而序之."予谢不能.沈君祈请再三,往复不置,乃应曰∶诺.予时方注<礼记 ...
-
《经络全书》:凡例
凡例 --医学之道,以洞视脏腑为贵,非扁鹊有神授也.轩岐之书皆所以教人洞视者,后人竟忽焉而莫能察,其不至费人也几希.所幸沈承之先生编为<经脉分野>,而脏腑咸得以洞视矣!惜其书迄今将二百年未 ...
-
《经络全书》:巅顶 头
一.[巅顶] (头顶心也)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曰∶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素问>曰∶三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又曰∶三阳者,至阳也,盖足太阳之脉,上交 ...
-
《经络全书》:囟 额
三.[囟] 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之会(囟在额上,入发际二寸,囟会穴之分也,俗呼为囟门.<灵枢>曰∶足太阳所生病者,头囟顶痛也). 四.[额] 属足阳明胃经(额者,发际之前,阙庭之上也.&l ...
-
《经络全书》:头角 枕骨
五.[头角] 属足少阳胆经(头角者,额之两旁,直耳上突起之骨也.<灵枢>曰∶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上抵头角.<素问>曰∶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候头角之气.注∶头角之气,在额两旁 ...
-
《经络全书》:颁 HT
七.[颁] 属手少阳三焦经(颁,鬓间也.孟子所称"颁白者"之颁即是,旧又重出鬓间,非.<灵枢>曰∶手少阳之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 又属足少阳胆经.手 ...
-
《经络全书》:面 眉
九.[面] 统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邪中于面,则下阳明.又曰∶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素问>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六八,阳 ...
-
《经络全书》:目
十一.[目] 统属足厥阴肝经(<灵枢>曰∶目者肝之官也,故肝病者 青.又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又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又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 ...
-
《经络全书》:目睛 瞳子(2)
十二.[目睛] (黑者谓之乌轮)属足厥阴肝经(<灵枢>曰∶筋之精为黑眼,肝则主筋也.又曰∶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合转而精明也.娄全善曰∶夏枯草治目珠夜疼,以苦寒药点上反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