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备选经方:三泻心汤,大小陷胸汤的鉴别要点
相关推荐
-
《伤寒论》113方——甘草泻心汤
第五十一方--甘草泻心汤 太阳百二十八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其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 ...
-
太少合病:柴胡桂枝汤加减法!(一方打天下)
柴胡桂枝汤:桂枝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常将小柴胡汤和小建中汤作为 ...
-
泻心汤有几种?
泻心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寒热并用的半夏泻心汤类:另一类是纯用寒凉的大黄泻心汤类. 泻心汤顾名思义就是泻除"心下"的邪气,心下就是胃脘部,泻心汤类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心下 ...
-
《伤寒论》肠胃病神方——生姜泻心汤
图为半夏 24肠鸣下利--易巨荪医案 龙津桥梁女,癸已六月患下利,日十余行,完谷不化,甚似脏寒.医者多用参.术,下利愈甚.夜则齘齿有声,或心烦不得眠.延余诊,察其神色,不甚怠倦,举动如常人,惟胃口稍减 ...
-
何庆勇教授应用半夏泻心汤有5点技巧。
治疗方用: 清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党参15g, 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20g. 患者服药2~3剂胃脘部胀满.烧心已痊愈, 晨起口苦3剂即愈, 随访2月未发作. 按语: 本案 ...
-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黄连汤证,旋覆代赭汤证,痞证的病机及辩证要点,典型的痞证病位在中焦,病症为心下胃脘部有痞胀满或者硬满不舒服,或者伴有轻度疼痛,上则恶心呕逆了你冷酸,下则肠鸣下利 ...
-
三泻心汤证比较+五种泻心汤的运用心法+门纯德经方心法
三泻心汤证比较 它们的病机是这个样子的 ▼ 气机不畅病机 半夏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均属脾胃不和,寒热互结,气机痞塞之证,临床表现为,心下痞,呕吐.肠鸣下利等共同症状.其不同处在于:半夏 ...
-
经方——三黄泻心汤以及治疗现代疾病研究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三黄泻心汤 来源: 三黄泻心汤一见于<伤寒论>,一见于<金匮要略方论>.见于<伤寒论>的,仲景指出"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 ...
-
经方体质研究:大柴朴与脸型八味解郁汤三则
一,静某,女,36岁,荨麻疹,体肥面圆,肤色黄少光泽,浮肿貌,舌大脉沉,给麻黄加术汤三剂,痒不止反增口干口苦,给八味解郁汤三剂,痒减. 二,平某,男,48岁,咳喇月余,痰多时青时白,卧则胸闷,肤色暗黄 ...
-
经方用药十大“主帅”详解
一.附子 二.干姜 三.肉桂 四.麻黄 五.桂枝.六.细辛 七. 石膏 八.大黄 九.芒硝 十.黄连. 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由于少 ...
-
立春后,伺候好头上这三个大穴,让你一整年阳气十足!
头部有众多穴位和特定反射区.通过按摩穴位,可以有助疏通血脉,使气血流畅. 从而改善头部毛囊下末梢的血液循环,调节大脑功能,增强脑细胞的营养,对偏头痛.神疲乏力.失眠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如能长期坚 ...
-
中医中药,小经方,治大病,10大例子验证
临证处方时,经常会有患者质疑:"李大夫,我从头到脚都是不舒服的症状,您就这几味药就能治我的病?"尤其是一些危重病人,更是满怀质疑:怎么这么严重的病几味药就打发了?是不是没得治了?有 ...
-
治疗带状疱疹,《医宗金鉴》推荐用这个方子,一剂知,三剂大效
带状疱疹可以让患者疼得嗷嗷叫,不管你是正值中年壮汉还是步入晚年的老人. 前些天一位师弟向我咨询,说门诊上接诊了一位带状疱疹的患者,他拿不准用什么方子,看网上很多人推荐用"瓜蒌红花甘草汤&qu ...
-
协和大院的三位“大医女神”
北京协和医院 协和大院的葳蕤夏季 在北京协和医院附近的外交部街,有一座"协和大院",是老协和医院别墅宿舍区,这里的"教授洋楼"住的都是协和医院顶级专家.其中的杰 ...
-
元朝历史人物——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
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史称"贵由汗".他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