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好人”约翰·拉贝在北京生活17年,记录老北京生活百态
相关推荐
-
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
随着卢沟桥事变与八一三事变的接连爆发,日军的铁蹄开始朝着南京进发,南京城内无数富人与外国侨民纷纷四散逃窜. 南京城破以后,昔日的民国首都.繁华热闹的南京城瞬间成为了人间炼狱,无辜的百姓在日军的残暴行径 ...
-
一本日记,一段历史,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1937年12月13日,中国南京迎来了长达六个星期的黑暗时光,是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极其野蛮.残忍.黑暗的一幕.如今已经过去了八十三年,这段历史仍然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子里. 在八十三年前,有一位 ...
-
纳粹约翰·拉贝:曾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向中国求助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个特殊的墓碑. 墓碑的主人是一位德国人,他的名字叫做约翰·拉贝.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一个外国人,怎么会出现在专门纪念中国死难同胞的纪念馆里? 因为拉贝这个名字,对于南京,乃至中 ...
-
约翰·拉贝南京大屠杀中庇护25万人
约翰·拉贝南京大屠杀中庇护中国25万人83年后孙子向中国求助黑哥名人传发:他曾是与世界为敌的纳粹党员但他却在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冒着生命危险,联合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一起建立起 ...
-
《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36岁自杀,也曾打算要生育三个孩子
1998年1月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令人难以置信,作者张纯如犹如一匹黑马,一时间被人们知晓. 就在不久前,张纯如还在为生计发愁,家人让她去找一个稳 ...
-
“涌泉恩,涌泉报” ——一次特别的紧急抗疫援助
2021-09-23 10:32:31 来源:观察者网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九十四 2020年3月,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安全.此时,中国 ...
-
舍命救下25万中国人的德国商人,晚年穷困潦倒,中国:我给你养老
1937年,日军涌入金陵城屠杀了我国三十万百姓,手段极其残忍.顷刻间,曾经"十里秦淮灯火灿"的金陵城化作了人间地狱. 南京大屠杀 如今,距离南京大屠杀已经84年,每每回顾这段历史, ...
-
德国商人救下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救,我国如何报恩?
2020年3月,新冠病毒开始在欧洲极速蔓延,哪怕是老牌工业国的德国,医疗系统也逐渐承受不住巨大压力,医疗物资出现短缺,各地医院频频告急. 因为德国短时间内缺乏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能力,而在中国肆虐的新 ...
-
约翰▪拉贝,我们永远纪念的恩人!
去年疫情期间,一位德国公民以个人名义向中国寻求防疫物资,南京市政府在当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任然派专机由南京市长亲自押运给他送去3万只口罩.几百套防护服和几百箱药物,为何在我方物资短缺的情况下给一个德国人 ...
-
这扇“拉贝之门”,曾是“生命之门”
市民正在参观<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展览.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在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展览 ...
-
约翰·拉贝《拉贝日记》
1996年10月28日,<拉贝日记>发表.在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抗战的卢沟桥事变60周年的时候,这部被长期尘封且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的首次出版面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拉贝日记&g ...
-
散文||站在拉贝故居的门前
站在拉贝故居的门前 不久前,当我到南京游历时,看到位于南京市广州路附近小粉桥一号拉贝故居,抑制不住汹涌澎拜的情感,迅即在附近的一个公交车站下车,直奔故居而去,但由于是星期天,故居不对外开放,我只好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