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回家/孙燕

(0)

相关推荐

  • 孙燕凌 | 乡愁

    乡愁 写下这个标题,思绪便悠然回到生养我的小乡村.那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黄土地,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习惯,父老乡亲随遇而安怡然自乐的生活场景,一一涌上心头.我知道自己是个怀旧情结很浓的人,过往 ...

  • 全国首届“亲情杯”诗歌大奖赛入围作品展:张凌姬

    思念·父亲(外一首) --给我的父亲 张凌姬 清雨,飘摇曳柳泣花啼 烟雨,隔断魂离殇天地 香烛素酒寄托 松柏挽风哀慕 点燃的怀念弥漫着 燃烧的火焰祈祷着 一株新绿破土 一片叶落归根 思恩悠悠寸草弦心 ...

  • 生活随笔|魏增刚​:有人叫我“作家”(外五首)

    有人叫我"作家"         文/魏增刚 上午在做核酸检查时 一位领导喊我"作家" 我十分激动 我在作家群中是无名小卒 在社会上 犹如民警 维持社会秩序一样 ...

  • 【散文】‖ 郝春霞:听,心海之音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郝春霞 郝春霞,北京老舍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散文创作班)学员,北京大兴作协会员,文章发表在<北京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常回家看看/杨发胜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回家/翟相波

    远方,很远.除了乡愁搬运着乡愁,就是寂寞的风. 一条河从身边流过,传来故乡的消息.难以入梦的憨姿,我继续保持孩提的纯真.玩耍累了,读一读乡音,念叨一边老屋的青砖绿瓦,他乡月牙儿的脚步,才会变得更轻.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