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文物 | 红山文化玉人,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相关推荐
-
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出红山” 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一)
2020年10月17日"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开幕恰逢牛河梁遗址重启发掘,是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田家沟和半 ...
-
古玉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玉器出现沁变,有玉器质地自身的原因,也有入土环境的外部原因,入土时间的长短,并不是玉器受沁轻重的唯 一原因,下面我们来看几件不同时间入土玉器的沁变情况. 玉质就是指古玉器所采用的材料.能够辨别古玉古玉 ...
-
明清家具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郑板桥说,"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题画>)这种景致,风雨中有声,日月中有影,诗酒中有情,闲闷中有伴,人景交融,就是 ...
-
鎏金铜佛像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从佛像的艺术价值来看,明清时期的佛像工艺登峰造极,甚至连现代先进的工艺都不能与之比拟.佛像的历史.艺术以及文物方面的价值也决定了其市场价格的高昂.因此也制约了这种真正收藏宗教类.铜佛造像收藏家的数量. ...
-
第六百零八篇 红山文化玉人的社会学透视(一)
X 图1 美丽的红山. 摘要:最新科学发掘的红山文化玉人出土,为全面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历史作用增添了又一重要根据.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玉人的信息资源进行社会学视域的综合整理研究,率先探讨了红山文化玉人出土 ...
-
第六百零九篇 红山文化玉人的社会学透视(二)
X (续) 超验的精神目标和尊崇的精神力量,导致了红山文化先民的创造活力.高度写实的玉人反映了红山人的求真:同时出土的玉凤上细致的刻画反映了红山人的审美意识:将大墓构建在山体最坚硬的变质花岗岩的岩脉上 ...
-
第1437篇 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红山文化玉人骑兔件》一文之我见
笔者在<收藏界>2011年第12期107页看到了<红山文化玉人骑兔件>一文,文章还配发了三幅图片.当笔者仔细看了图文以后,真是哭笑不得.因为这是一件粗俗的假托红山文化的似是而非 ...
-
红山文化玉人兽神像[红山文化玉人兽神像]
上古时代,有关云神的历史考证: 屈原所作<楚辞>中有:云中君.东君.湘君.东皇太一.大司命.少司命诸神.屈原的<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 ...
-
凌家滩玉器见证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 ...
-
中华文化:黄帝与夏启建国位置被发现,中华五千年文明被确立!
"三皇五帝"是一个开始,是文化长河的开始,黄帝的出现更是为中国文化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但是即便是前面是重重阻拦,中国世世代代的子孙依旧会做到"不忘根",而寻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