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烈士小金子,面对严刑拷打毫无惧色,上刑场时年仅5岁
中国革命的历史和道路是伟大而曲折的,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这个伟大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牺牲换来新中国美好的明天。革命烈士不论男女不分老幼都值得我们尊重,提到革命烈士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他被杀害时年仅8岁,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年纪最小的一位烈士。

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年纪更小的烈士为国牺牲,他是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司令官王凤阁的儿子,他叫小金子,1937年他牺牲时只有5岁。
小金子的父亲,抗日英雄王凤阁
小金子的父亲王凤阁是1895年生人,王凤阁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人民教师,家里的情况也相对于许多人来说很是富裕,家中不光有田,还有几间商号。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王凤阁原本可以安心继承家族事业,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王凤阁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条曲折而充满艰苦的道路,一条救国救民之路。
王凤阁凭着在家时培养出的一身武艺前往军队担任东北军汤玉麟的中尉武术教官。两年后王凤阁察觉到各路军阀穷兵黩武,巧取豪夺的本质心中大感失望。他发现这些军阀身上毫无救国的希望之后,于1927年辞官回家。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三省在日军的铁蹄下沦陷。为了对抗外来侵略者挽救广大的老百姓,王凤阁劝说母亲投资组建抵抗运动。王凤阁的母亲深明大义在儿子的劝说下变卖家财,将家中20亩良田和不少房子全都卖出换取了不少枪支弹药。王凤阁就用这些武器在通化和临江的交界处红土崖组建起一支“辽东民众义勇军”,被组织成员推举为司令官。
面对日军侵略者,当地百姓爆发出了极高的爱国热情,王凤阁带领着这群爱国之士对,日军侵略者和伪军持续作战赢得了不少胜利。王风格对这些爱国之事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不能就这么看着国家沦丧而坐视不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哪怕掉了脑袋,报国之志绝不能丢。”
后来他率领着辽东民众义勇军与当地的另一股势力“辽东民众自卫军”合并成为“辽东民众自卫军第19路军”,王凤阁依然担任司令官。势力越来越壮大的王凤阁带领部队积极与敌人作战缴获了不少物资,把那些入侵者和卖国贼通通打得抱头鼠窜。日军侵略者和不少伪军卖国者都视王凤阁为眼中钉,肉中刺,为了抓住这个生死大敌,他们掳走了王凤阁的岳母一家写信给王凤阁,要求他向“皇军”投降。

王凤阁收到日军寄来的劝降书后纵然心中难过,却也没有就这么选择投降,他表示哪怕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全都被这些侵略者抓走也不能动摇自己抗日的决心。他的任何亲朋好友如果赞同他,支持他抗日的那些他都视作亲人,视作朋友。但如果有人通敌叛国给日军当汉奸,那么自己绝不会手下留情。
1931年到1937年的6年时间里,王凤阁率领的部队一直是日军侵略者和当地伪军的心头痛,王凤阁的大名在当地也流传甚广。
在军队中长大的小金子
1932年王凤阁和自己部队中的一名女战士喜结连理,一年后诞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小名叫做小金子。当时军中的条件可不比王凤阁参军之前在家里的时候好,可是小金子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健康的成长,一直没病没灾。军中战士们对这个活泼开朗的奶娃娃都相当爱护,只要有点儿好吃的就全都会分给他,这个奶娃娃不知道治愈了军中多少人的心。
由于大环境的关系,小金子从小就随着父母颠沛流离,别的孩子童年时都在和小伙伴一起撒欢儿玩,在敷好被褥的大床上睡着安稳觉。而小金子却只能在林海雪原里随着父母奔波,军队驻扎在深山老林中,他就跟着在林子里吹着雪风,群众的伙食不好,小金子只能吃没有营养的高粱糊糊,军队战士虽然喜爱小金子但也不能时时陪着他玩儿,能一直陪着小金子就只有打空的子弹壳。
虽然小金子年龄很小,但却在父母的教育下耳濡目染地生出了一副铮铮铁骨。

1936年冬,敌人再次对王凤阁的队伍发起新一轮围剿,这一次他们出动的人数众多,王凤阁为了保存队伍有生力量只能化整为零选择在刮着瑟瑟寒风的林海雪原里中与敌人打游击战。王凤阁和妻子张氏带着小金子以及十几名战士一路上几经周折来到孤砬子沟。这里虽然有人居住,可是条件困苦,外面的严寒时时刻刻侵扰着这个贫穷的地区。王凤阁等人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好不容易扛住了冬天的寒霜,和敌人一直僵持到第2年春天,但是敌人一直对这里实施严密的封锁,军中物资短缺粮食稀少,,王凤阁等人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王凤阁等人在忍受了几个月的饥饿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干牛肉,还没等牛肉做好吃上一口就被人出卖给了敌人。
听说王凤阁在这里敌人大部队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鬣狗一样飞奔而来,一直死死咬在王凤阁身后,怎么甩都甩不掉。王凤阁带着队伍且战且退,一路赶往老虎山要塞,紧接着敌人就将这里团团包围。王凤阁带着队伍守着老虎山要塞和敌人激战三天三夜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战士的鲜血才守住老虎山,敌人见攻不上就开始使用飞机大炮进行火力轰炸,试图将王凤阁等人炸死在山上。当时的王凤阁别说是生活物资,就是军用物资也所剩无几,他们的装备损坏了不少,弹药也不充足,再加上他们手中的粮食已经不足以再撑下去了,王凤阁被逼无奈只能选择带领部队向山下突围。为了得知王凤阁的下落,敌人将王凤阁藏身过的村子村民全部都从家中赶出来,他们一把火烧了村民的房子,逼他们说出王凤阁的下落。日军侵略者从村民中拉出一个大爷,把刺刀顶在他的胸口,逼他交代王凤阁的下落,可大爷却让仰天长笑对王风格的下落只字不提不说,还狠狠的羞辱了他们一顿,恼羞成怒的侵略者下了屠杀命令,将这个村子的村民全部杀害。

最后敌人抓住了王凤阁手下的一个士兵,扒光了他的衣服,想把他冻死在雪地里,最终这个士兵忍受不了折磨交代了王凤阁的藏身之处。日军让这名士兵去对王风格进行劝降,可王凤阁一见他就知道他明明被俘虏却安然无恙地回来,必然是投降了日军,一枪下去,这个叛徒倒在了血泊中。
王凤阁见自己已经暴露,就带领部队继续下山作战,在一番奋勇杀敌后,王凤阁还是因为弹尽粮绝被敌军抓住。
满门忠烈赴刑场,英魂长留天地间
在监狱里,敌人为了防止王凤阁逃跑,将她的双手钉在磨盘上,一轮又一轮严刑拷打。可王凤阁却永远面带笑容轻蔑地看着他们,最后敌人决定处死王凤阁一家。
年仅5岁的小金子也在监狱里备受折磨,敌人连一个小孩也不愿意放过,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折磨王凤阁的心灵。小金子的双手被敌人刺穿,可是虎父无犬子,小金子一声疼都没喊。只是每次王凤阁受尽折磨回到监狱中时小金子都会轻轻搂住他的脖子,喊他爸爸。在监狱里小金子和父亲一样都绝食明志,不吃日军送来的东西,王凤阁夫妻见儿子受了这么多苦,饿得都没力气就劝他吃一点。可小金子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不吃日本人的东西。”听到儿子这么说,王凤阁一时心情复杂,泪流满面。

敌人下令杀死王凤阁一家后,1937年4月24日,王凤阁一家被押赴刑场,杀一儆百。年仅5岁的小金子也和父亲一起上了刑场,王夫人和小金子眼睁睁看着王凤阁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接着那个黑洞的是枪口就对准了自己。王夫人面对丈夫的死难过得泪流满面,小金子却用自己幼小的双手给王夫人擦拭泪水,他对王夫人说:“妈妈,我不怕,你抱紧我一点。”
一声枪响过后王夫人应声而倒,看着倒下的父母小金子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当地百姓也群情激奋,可是面对顶在胸口的屠刀,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在杀害了王凤阁和王夫人后,敌人也没有放过年仅5岁的小金子,他们对着这个幼小的孩子连开三枪将他杀死。

小金子为国牺牲时只有5岁,可是他却表现出比许多成年人还要硬朗的铮铮铁骨。抗日战争时期有不少卖国贼,为了自己的利益给敌人做马前卒当汉奸,甚至连一个孩子的百分之一都不如。
这样的一个革命英雄,不会也不该被人们忘记。王凤阁一家满门忠烈,愿他们的精神永远飘荡在白山黑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