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的山水画|继承与创新的代表

(0)

相关推荐

  • 山色翠微“冷”

    松壑清泉图(国画) 134×59.5厘米 清 弘仁广东省博物馆藏 袁徐冉 从苏轼的"来看南山冷翠微"到姜夔的"冷月无声",从方万里的"冷叶啼螀声恻恻& ...

  • 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赏读

    --渐江书画赏读 文│李艳红 刊于<艺术市场>2021年2月号 渐江<黄海松石>安徽博物院藏 清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渐江在其<黄海松石图>上钤了一枚&qu ...

  • 故宫武英殿——明末清初四僧 · 弘仁

    故宫武英殿--明末清初四僧 · 弘仁 复照青苔上 博物馆控, 公众号:老物件儿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故宫武英殿明末清初四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展虽然4月28日就开始了,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却 ...

  • 弘仁 清代山水画逸品类的杰出代表

    弘仁(1610-1664)明末诸生,明亡后出家为僧,号渐江,一号无智,人称梅花古衲.俗姓江,名韬,字大奇,又名舫,字鸥盟,安徽歙县人.善山水,初学宋人,晚法倪瓒,尤好绘黄山松石.精山水外,兼写梅花和双 ...

  • 继承与创新:以意附会,米芾书法用笔特点及书法风格

    草莓莉莉呀2020-07-25 11:15:47 黄庭坚说米芾学献之,"以意附会",可谓智评."以意附会"这四个字,最充分体现着书法用笔问题上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 ...

  • 马恩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只是为马恩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不会自动地产生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人的思想所达到的终 ...

  • 白雪石青绿山水的继承与创新

    白雪石(1915-2011年)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他山水.花鸟.人物皆精,是一位多面手,作品甚丰,深受喜爱.他的青绿山水画令人赞叹. 研究者说,白雪石的青绿表现了新时代的气象.那么&quo ...

  • 【名医医话】吴生元: 附子运用既继承又创新

    附子在我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附子的记载,指出:"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q ...

  • 名师评析 | 邹明贵:在继承中创新 落实核心素养——广东卷评析

    历史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第一公号 22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历史科试题设计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精神,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高考&qu ...

  • 翟万益:甲骨文创作中章法的继承与创新

    翟万益  1955年12月出生于甘肃平凉.现为中国书协理事.篆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导师,西泠印社社员,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甘肃省书协常务副 ...

  • 顾建全 | 汉印观照下的刀法嬗变——以查仲林为例来看“印宗秦汉”的继承与创新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无不超越前朝,光照千秋. 随着汉朝统治的稳固,公文传递增加,民事频繁,厚葬之风日甚,官私两方面都有用印之嗜,加之汉代制作工艺空前提高,汉印无 ...

  • 冯建吴的山水画继承民族传统

    冯建吴 冯建吴(1910-1989),四川仁寿人:字太虞,别字游,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冯建吴先生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是百年来川渝地区少有的艺术大师:师从王一亭.王个簃.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