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诗评: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
相关推荐
-
中国诗歌报:弯圆砍诗|诗人蓼城的《老屋》评(5)
弯圆,本名杨兴华,男,退伍军人,历任班长文书等职.籍贯贵州龙里,贵州龙里作协会员,中国诗歌报首期改稿学习班学员,解放军报第三届新闻函授班学员.已在<战旗报>.<灵水>等报刊发表 ...
-
中国诗歌报唯美诗歌创作室第121期《庭院深深》《又听布谷声》《洒在马路上的音乐》临屏诗集锦
关注中国诗歌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 ...
-
诗歌||炊烟在咳嗽声里升起(外一首)
炊烟在咳嗽声里升起 梦雪||山东 1 五月 风是暖的 天空是湛蓝的 花是缤纷绚烂的 心的一角 却是湿润的 2 不想虚构 母亲坐在岁月里的样子 一张被炉火烤红的脸 一双被时光皴裂的手 与盛满方言的菜篮 ...
-
【第278期 现代诗歌《一只鸟》作者: 曾建友】
作者简介: 曾建友,男,汉族,1982年9月出生,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人,大专文化.喜爱文学,学生时代就担任校刊主编,并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多篇.2006年南下广东从事企业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工作,期间一直坚 ...
-
【云帆诗鉴】云帆诗会2020年第52期作品选评
写在前面 诗之一途,非学无以开境,非鉴无以助长.学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鉴者,众人之议或能振聋.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岂独言君子风度,更引申为好学精神,不 ...
-
第59期诗评专栏:诗歌,通过意象呈现出美
编者语:诗歌是注重意象,而且是充满着想象力的 .完美的意象则让诗歌有了更深的意境和可读性,而想象力又使诗歌充满了张力和可缩性.如一位诗人所说:"也许你不能理解它,却能够感受它".读 ...
-
第60期诗评专栏:心灵开出的花朵
编者语: 都说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在这几首诗里得以体现:没有浓艳的涂抹和卖弄的喧哗,平实的语言,娓娓轻诉.诗为心声,真诚尤为重要.(夏明) " 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 --浅析李传英老師的& ...
-
第58期诗评:赏析郭淑萍诗歌《爱人》
关 注 当代诗歌地理 ,"有梦想,有远方" 爱 人| 郭淑萍 他从不问及桃花是怎么开的 雪花是怎么落的 他深知,那些纸上雕刻的桃花 和雪花一样,缥缈而苍白 他先于晨曦出发,晚 ...
-
第57期诗评专栏:诗歌贵曲,须形神俱备
编者语:<淮南子·原道训>:"形神气志,各居其宜,以随天地之所为.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从哲学本体论的层次上,阐明了有. ...
-
第56期诗评:心灵的图景
编者语:诗词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曾对意境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
-
第61期诗评专栏:天空偌大,诗路还长
编者语:西渡在<读诗记>的后记中说:"懂与不懂成了当代诗歌阅读和批评中的突出问题,读者抱怨读不懂,诗人抱怨被误读,批评家面对文本经常失语,顾左右而言他......"对于 ...
-
第62期诗评:苍凉|略说诗写的隐与显平衡
关 注 当代诗歌地理 ,"有梦想,有远方" 阵痛的幸福 | 王传宝 "对于真正在意的人 我很少提及"* 有时甚至装着冷若冰霜 越是心爱的东西 越是藏得最深 ...
-
第55期诗评:我们的诗,需要用思考去感觉
编语:佩索阿曾经说过:"我认为,我深刻感觉到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用感觉去思考,而我用思考去感觉."于是,在他的<斜雨><牧羊人>等等诗作中 ...